中評社北京7月27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最近,美方一些人針對本國企業的對華投資,干涉不斷——
有加大審查和監視的。據路透社報導,7月25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一項“2024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修正案,將要求美企向聯邦機構通報其對中國技術領域的投資情況。另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導,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日前分別致函4家美國風投公司,對他們在中國科技創業公司的投資表示“嚴重關切”,要求他們提供對中國人工智能、半導體和量子公司的投資信息。
有限制投資領域的。據彭博社報導,美國政府擬出台一系列政策,限制在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術領域的對華投資,預計明年實施。
還有炒作“投資風險”的。近期,一些美國政客和機構炮製所謂“中國投資環境惡化論”,極力渲染在華投資“風險”,聲稱中國對國家安全的關注可能“嚇退”外資等。
部分美方人士動作頻頻,話術也是五花八門。細究其目的,不外乎兩方面:一是要繼續遏制、打壓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創新發展能力,阻礙中國向中高端技術產業鏈攀升,進而壓縮中國的發展空間和速度。二是要打著“去風險”旗號對華“脫鈎”,將“去風險”路徑簡化為“去中國化”,試圖將中國排除在關鍵產業鏈供應鏈之外,以達到“遏華”目的。
這段時間,美方多名高官接連訪華,表達不尋求與中國“脫鈎”的態度。然而,一面吆喝對話合作,一面又搞遏制對抗,美國在對華事務上的“兩面派”作風暴露無遺。說到底,這是因為美方一些人的對華認知出現嚴重偏差,把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千方百計予以打壓遏制。這種錯誤思維讓他們無視一個關鍵事實: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
在商言商,資本“用腳投票”。對來華投資的美國企業而言,中國市場意味著機遇,絕非“風險”。一方面,作為全球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市場之一,中國始終致力於為外國投資者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營商環境。華南美國商會今年2月底發布的《2023年中國營商環境白皮書》顯示,超九成受訪企業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投資目的地之一,75%的受訪企業計畫今年在華再投資。今年以來,包括美企在內的多家跨國企業高管密集來華,紛紛宣布加大在華投資。這說明,中美貿易投資合作是大勢所趨,是兩國企業的共同期盼。
另一方面,開放合作是科技進步、創新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必要態度。隨著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在高技術產業領域的引資能力持續增強。中國加快融入全球創新格局,深度參與全球科技競爭,將為全球經濟復甦創造動能。限制本國企業在高科技領域的對華投資,影響企業正常經營決策,嚴重違背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破壞國際經貿秩序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彭博社日前刊文指出,大搞對華投資限制會讓美國付出代價,削弱美國競爭力,也會損害美國金融市場的聲譽。
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進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美方一些人須知:給中美經貿投資合作使絆子,最終只會絆倒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