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戰化訓練的硝煙裡,常常能看到劉華的身影。從深度參與各項試點建設任務,到帶領團隊奔波演訓場,劉華和戰友們被不少部隊譽為戰鬥力生成的“磨刀石”。
一次對抗演練中,劉華帶領團隊進行作戰籌畫。他們緊盯未來戰爭設計高難課目,逼著部隊指揮員謀良策、出實招,讓參演部隊吃了不少苦頭。講評部隊暴露的問題時,劉華直指要害、毫不留情。有人提醒他委婉點,他說:“今天演訓場上留面子,明天戰場上就要丟裡子。只要能找到戰鬥力的短板問題,這種得罪人的事咱們要敢幹、要多幹。”
劉華培養的學員遍布導彈軍營,活躍部隊一線。在學員們的記憶裡,劉華總是教授前沿的理論、鮮活的戰例、演兵場上的第一手資料……
劉華在三尺講台贏得了屬於軍校教員的榮光。因為貢獻突出,他帶領的教研室被評為火箭軍“十大礪劍堡壘”,自己也被表彰為“新時代火箭軍練兵備戰模範個人”,胸前佩戴上了二等功獎章。
在靜謐的陣地,在偏遠的哨所,在荒蕪的靶場……無數導彈官兵默默堅守,負重前行,鑄就了一座座無言豐碑,托舉起一枚枚大國長劍騰飛。
這裡有一片“尖兵林”
胸掛獎章、肩披綬帶,火箭軍某部軍官王文龍迎來了軍旅生涯高光時刻——在火箭軍今年舉行的一場頒獎典禮上,他被表彰為火箭軍第十屆“十大礪劍尖兵”。
這一刻,縈繞在王文龍心中多年的夢想終於成真。
青春歲月常常在某一個瞬間,被夢想擊中。那年5月,火箭軍首屆“十大礪劍尖兵”走進火箭軍工程大學,與學員們交流成長成才心得,講述奮鬥強軍故事。
“只要把平凡的崗位當成打贏的戰位,忠實履行自己的使命,每個人都可以發出耀眼的光芒。”聽著一個個感人故事、感受一段段奮鬥歷程,當時還是學員的王文龍感到熱血沸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