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31日電/據大公報報導,去年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金融市場最動蕩不安的一年,也是風險因子最密集的一年。其中,美聯儲激進加息引致美元單邊快速升值,以及俄烏衝突引發世界能源危機對全球資產價格構成“雙核衝擊”。股債匯大跌,大宗期貨價格劇烈波動,市場風雨飄搖。那麼,今年全球金融市場怎麼走?存在哪些風險和機會?
大通脹是去年最主要、最危險的宏觀經濟問題,貫穿美聯儲一整年的首要工作任務。美聯儲最初誤判了通脹形勢,緊縮行動太遲,導致通脹迅速上升,再加上俄烏衝突引發了石油危機,相當於火上澆油。美國通脹率從2022年1月份的7.5%,迅速上升到6月份的9.1%,屬於歷史級別的大通脹。不過,美國通脹6月份已見頂,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公布後市場紛紛押注通脹放緩,12月份通脹放緩至6.5%,為2021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在高基數效應之下,美國通脹率今年將持續快速回落,預計在3、4月份再下一個台階,到6月份降到4%以下。
今年通脹不再是全球宏觀經濟的首要威脅,也不是宏觀經濟走勢的主線,取而代之的是衰退。美國經濟此前的韌性還是很足的,但隨著貨幣刺激邊際衰退、美聯儲持續激進加息,經濟在去年第四季度快速下降。今年美國經濟衰退是大概率事件,市場分歧在“軟著陸”與“硬著陸”之間。
如果僅從勞動力市場的角度來看,持續強勁穩定的就業有助於美國經濟“軟著陸”。去年12月份的非農報告顯示,就業人口增加22.3萬人,遠低於前值26.3萬,但高於預期的20.2萬人;失業率“意外”下降至3.5%,較上個月回落了0.1個百分點,處於歷史低位。但由於勞動力市場被新冠疫情扭曲,僅從失業率來判斷經濟衰退程度顯然不準確,甚至可能誤導貨幣政策。如果算上移民、跨國勞動力數量下降和提前退休的勞動力,那麼美國的失業率還有可能上漲3至3.5個百分點。另外,由於勞動力保護和勞動合約帶來黏性,失業率飈升、工資下降往往發生在經濟深度衰退時期。以失業率作為評估經濟景氣程度的依據,可能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經常性滯後的原因之一。
製造業景氣急轉直下
從製造業的角度來看,美國經濟正在快速衰退,甚至接近風險區間。美國供應鏈管理協會(ISM)公布去年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得48.4,較上月下滑0.6,略低於市場預期。自2000年以來,PMI指數一共四次跌至或失守48,且均爆發金融危機或經濟快速衰退。如今,製造業PMI再度逼近48,ISM製造業新訂單從峰值的61.7下降到45.2,僅次於金融危機和新冠疫情危機期間。
另一個PMI指數反映了同樣的趨勢。美國Markit製造業PMI在2022年10月份首次跌破榮枯線,到12月降至46.2。如果剔除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通常下,經濟全面快速衰退將加速通脹回落,今年衰退將取代通脹將成為全球宏觀經濟走勢的主線。
為了應對大通脹,美聯儲去年採取了近40年來最激進的加息行動,整年累計加息4.25厘,將聯邦基金利率推至4.25至4.5厘。隨著去年第四季度通脹快速回落,美聯儲12月份加息步伐放緩。美聯儲對於今年的通脹預期非常謹慎,預計2022至2024年核心個人消費支出指數(PCE)增速分別為5.6%、3.1%、2.5%,較去年9月份預測值分別上調0.2、0.3、0.2個百分點。
出於對通脹預期的謹慎態度,美聯儲強調聯邦基金利率的終端利率將比預期更高,而且維持時間更長。去年12月利率點陣圖顯示,聯邦公開市場市場委員會19位委員中,有10位委員預計2023年聯邦基準利率目標區間在5至5.25厘,2023年預期中位數為5.1厘,較9月增加0.5厘;預期該終端利率維持一整年。
然而,美聯儲可能再次誤判通脹形勢。最大的隱憂在於業主等價租金和能源服務的核心服務通脹(又被稱為“超級核心通脹”,該指標在CPI的權重約24%)黏性將拖累通脹回落。實際上,12月份“超級核心通脹”按月上漲0.25%,較上月的漲幅0.12%為高,但低於2022年月均0.5%的整體增速,轉化後年率為3%,也低於全年水平。“超級核心通脹”對於工資敏感,而12月份非農報告有利於“超級核心通脹”放緩。12月份美國平均時薪增至32.82美元,按月增加0.3%,低於市場的預期,也低於前值的0.6%;按年上升4.6%,低於市場預期,也低於前值5.1%,而且位一年半來新低。
時薪增速快速下降與“超級核心通脹”年率開始走低,很大程度上推動美聯儲進一步放緩加息。被納入貨幣政策指標的核心PCE正以超出美聯儲預期的速度回落,12月核心PCE物價指數按年增長4.4%,較前值4.7%回落0.3個百分點,符合市場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