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30日電/據人民日報評論,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刊文稱,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在近日“歐佩克+”會議上決定,拒絕使用它們大量的閑置原油產能來彌補廣泛預期的原油供應減少。近來,國際原油價格始終保持高位震蕩,美國和西方國家希望沙特增加石油產量以穩定油價。然而,作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中有重要影響力的成員國,沙特堅持遵循與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先前達成的產量協定,並斷然拒絕將俄羅斯驅逐出石油生產聯盟。專家分析指出,美國與沙特關係日漸疏離,與多方面因素有關。隨著兩國外交戰略調整,美國與沙特的結構性矛盾將進一步凸顯。
關係降至最低點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和情報委員會的領導人以及其他20多位民主黨議員計畫向拜登政府施壓,要求其對沙特採取更強硬立場,理由是沙特政府在俄烏衝突和一系列人權問題上拒絕與美國合作。此前,美國總統拜登試圖致電沙特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討論有關石油出口的問題,但通話要求遭到拒絕。報道稱,“長期以來,美沙關係一直以‘石油換安全’為基礎,但這種關係似乎已達到幾十年來的最低點”。
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孫德剛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拜登執政以來,美國與沙特關係的惡化表現在多個方面。其一,美國政府認定沙特王儲穆罕默德·薩勒曼是記者卡舒吉遇害的背後主謀,故在人權問題上對沙特大加指責;其二,儘管美國一直敦促阿拉伯盟友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但是沙特一直拒絕;其三,拜登政府召開“全球民主峰會”,邀請了伊拉克,卻拒絕邀請所有阿拉伯君主制國家;其四,美國拒絕向沙特提供高尖端武器,甚至還撤走了部署在沙特的“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其五,美國指責沙特等國在也門的軍事行動造成了人道主義災難,卻對也門胡塞武裝襲擊沙特石油設施未採取反制措施;其六,去年美國不顧沙特等國的擔憂,匆忙從阿富汗撤軍;其七,美國尋求重返伊朗核協議,而沙特擔心伊朗核計畫將不斷推進。
沙特不願選邊站
《華爾街日報》刊文指出,拜登對沙特人權記錄的言論、美國對胡塞武裝模棱兩可的態度以及美國可能重返伊朗核協議等一系列事件,都加劇了美國和沙特之間的矛盾。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敦促沙特增加石油產量,穩定油價,但被沙特拒絕,兩國的政治分歧愈發加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