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明鏡》周刊曾報道,美國國家安全局曾竊聽歐盟在美國和布魯塞爾的辦公設施,滲透其電腦網絡,並發動網絡襲擊。丹麥媒體也曾爆料,美國國家安全局利用同丹麥情報部門的合作關係,監聽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歐洲盟國領導人和高級官員。報道稱,美國國家安全局利用盟友監聽盟友,監聽範圍非常廣泛,不僅截獲手機短信和電話內容,還能獲取互聯網上的搜索內容、聊天信息等。
其次,美國的網絡戰戰略,或不僅限於網絡竊密。通過公開的資料已知,美國已經完成了其網絡戰戰略目標第一步——網絡竊密,像斯諾登曝光的“棱鏡”計畫都屬於這一範疇,但不排除美國的下一步目標野心將更大。一旦通過在對手的電腦網絡中安插硬件或軟件後門,實現關鍵目標遠程操控,包括軍事系統、國家公共安全領域的服務器、民航公路鐵路交通系統的主機、銀行金融系統的服務器等,其對手將毫無談判的餘地。
第三,當前美國國家安全局網絡武器攻擊已完全實現了工程化、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化。網絡戰時代到來,網絡武器的自動化優勢成為超越信息優勢的“進階優勢”,而美國國家安全局組織的量子系統可能僅是冰山一角,美國或掌握著更多更高度工程化的網絡攻擊平台,其自動化的“思考”速度和質量,極大提高了美國自主作戰系統實現制勝目標的優勢,也為全球網絡安全帶來無窮隱憂。
第四,為應對網絡戰,美國政府充分利用一切先進技術和網絡資源。美國有著全球最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這是盡人皆知的,但為了掌握網絡戰主導權,美國將諸如量子攻擊系統等大量頂級技術手段、高端人才、情報力量納入作戰序列,由此可見美國對發展網絡作戰力量的重視程度,並不計成本地投入資源、增加籌碼。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