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來看,在台灣問題上,美國雖然表面上聲稱不支持台獨,但卻不斷挑動兩岸敏感神經。美軍艦屢屢過航台灣海峽、派出像馬倫和蓬佩奧之類的前軍政高官赴台活動、高頻次宣傳“兩岸軍力失衡”、美國內政壇不斷叫囂放棄“戰略模糊”並轉向明確“協防台灣”的“戰略清晰”政策等,都對兩岸關係形成衝擊。更為關鍵的是,美國持續不斷開展對台軍售,美國向台提供的武器越來越具有進攻性,企圖協助台當局打造所謂“非對稱戰力”,增強其“以武拒統”“以武謀獨”的能力。日前,美國與台當局正式簽署合約,準備向台出售“野戰資訊通信系統”,價值2.4億美元。3月16日,台灣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在台灣地區“立法機構”表示,接下來美方還會有軍售宣布,台軍方分析最可能的應是台空軍最想要的AGM-158巡航導彈,該導彈能夠掛載在美售台的F-16V戰鬥機上,具備遠程對地攻擊能力。若此項軍售達成,將徹底戳破“美不對台出售攻擊性武器”的幌子,對台海形勢造成嚴重破壞。
在南海問題上,美不斷渲染中國破壞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以大欺小”,美軍不斷在南海實施所謂的“自由航行”製造事端和緊張氣氛。
上述中國軍事專家認為,從美方在台海問題、南海問題的操作手法看,不僅是要給自己製造一個對手,更要通過炮製“中國威脅論”,拉盟友夥伴“入夥入群”。在美國鼓噪下,不僅美國內軍費預算持續增長並推出專門對華的“太平洋威懾倡議”,其盟友夥伴的軍費也呈增長勢頭,加大從美國採購武器力度。日本、澳大利亞在SIPRI公布的數據中表現“搶眼”,就是典型例子,也是美盟友夥伴中叫囂“協防台灣”的態度越來越明朗的兩個國家。
就中東地區而言,2017年至2021年的頭幾年,美尚未從阿富汗撤軍,依然將中東地區作為經營的重點,除阿富汗、伊拉克等戰場亂局外,美在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巴黎協議問題先退出又重返、未表現出任何誠意,敘利亞問題、也門問題等在美干預下剪不斷、理還亂,中東局勢持續處於混亂狀態中,迫使各國競相整軍備戰。
歐洲地區的這5年,也是俄烏軍事衝突的醞釀時期。美國不斷在烏克蘭問題上挑戰俄羅斯底線,並要求北約國家大幅提升國防支出,強化對俄羅斯軍事威懾。特別是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在2017年同意向烏方提供致命性武器。2018年4月,第一批包括210枚“標槍”反坦克導彈和37個發射器的軍援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在美國的不斷“拱火”之下,終於引爆俄烏衝突,對歐洲地區安全局勢乃至全球戰略格局帶來重大衝擊與不確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