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民眾不信俄會“全面入侵”
《環球時報》駐烏克蘭記者注意到,與高官緊張不同,當地民眾普遍淡定,多數人認為這場危機只是俄羅斯“極限施壓”的慣用手法,旨在迫使西方讓步。烏市場供應保持穩定,超市商場沒有搶購現象。今年以來,儘管經歷兩次邊境危機,烏本國貨幣匯率堅挺,甚至較年初有小幅升值。
烏克蘭拉祖姆科夫經濟和政治研究中心的一位俄羅斯問題專家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烏克蘭是這場軍事危機的暴風眼,但這場大戲的真正主角是美俄。“烏克蘭不幸成為美俄博弈的人質。好比兩個壯漢爭鬥,其中一個壯漢一把抓過身邊一個弱小的人當作人質,把槍抵在人質額頭上,脅迫另一個壯漢做出讓步。”
“由於美國最近的警告,世界突然開始猜測俄羅斯是否會再次入侵烏克蘭。”美國政治新聞網21日稱,在烏克蘭,人們對“全面入侵”的關注較少,更多的是擔心莫斯科永遠不會放鬆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大片地區的控制。克里姆林宮上周向西方重申了一系列要求,在一些人看來,這是一個信號,表明軍事“入侵”烏克蘭是為製造影響力,是實現更宏大地緣政治目標的手段。
BBC報道說,西方情報機構和烏克蘭認為,“入侵”可能發生在2022年初的某個時間,但人們沒有感覺到迫在眉睫的威脅。俄羅斯在靠近烏邊境地區增兵可能只是一種姿態,試圖讓北約遠離俄後院。俄羅斯還希望北約放棄在東歐的軍事活動。簡言之,它希望北約回到1997年以前的邊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