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美對俄外交的欺騙性和對歐洲安全構建的短視性,是導致當前美俄互信缺失與歐洲極度混亂的重大緣由。
美國利用蘇聯深陷困境與俄羅斯在上世紀90年代自戕式倒向西方的熱情和政策,大搞害慘了後者的“口頭承諾”外交。1990年布什政府的國務卿貝克向時任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口頭承諾“統一後德國留在北約後該組織將不再東擴”,當1997年美國啟動冷戰後首次東擴時,依然活躍的戈爾巴喬夫就提醒美國曾經做過的承諾,克林頓政府卻以其是前任決定、且口頭承諾無效的理由而予以駁斥。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總統克林頓向時任俄羅斯領導人葉利欽間接做出尊重俄關於北約不得跨越吸納波羅的海國家這一紅線的口頭承諾,以此換取當時的俄羅斯簽署理解北約東擴的《北俄基本法》,但小布什政府對此承諾嗤之以鼻,任內完成了包括吸納波羅的海國家在內的兩輪東擴。在俄羅斯眼中,“口頭承諾外交”已是美慣於耍弄俄羅斯的 “欺詐虛偽”代名詞,這也恰恰是當前俄羅斯堅持美國/北約就烏克蘭中立和不得在烏克蘭部署攻擊性武器必須與俄羅斯簽訂具有法律約束力文本的關鍵緣由。
同樣重要的是,冷戰後美國以急迫撈取勝利果實的市儈心態,通過煽動歐洲邊緣區域危機及製造中東歐等國的“恐俄症”,以五輪擴大進程吸收了14個中小國家加入。這種完全漠視“大國協調”這一確保歐洲持久安全的重大原則和“撿芝麻丟西瓜”做法,人為導致俄與歐洲國家以及美俄之間持久對抗與歐洲大分裂。以製造危機或敵人來凸顯美國全球首要地位的這一老毛病,再次表明其自身正成為區域與全球麻煩製造者的悲劇現實。
總的來看,烏克蘭危機是涉及歐洲安全向何處去的根本問題,美國不會停止東擴進程,被逼入墻角的俄羅斯除了全力反擊沒有他法。這預示著新冷戰格局在歐洲已然定型的結局,烏克蘭自身持久動蕩和最終的分裂將會是其難以改變的宿命。(來源:環球時報;作者:李海東——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