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某次演習,讓班長呂先顯印象最為深刻。演習的前一晚,呂先顯和其他班長一起被連長叫去開會,通知大家第二天將前往某地域進行演習。
第二天,當大家等待連長下達命令時,連長卻下達了“解散”的命令,這讓官兵們慌了神,沒有演習信息,這仗可怎麼打?演習在即,大家硬著頭皮打完這場“仗”,但是結果卻不盡人意。
無限接近實戰化訓練,讓官兵們開始對實戰化有了更深的思考:戰爭來臨,我們應該怎麼辦?每一次演習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角色?
“跟我上!”一次綜合演練,直升機因為岸灘狹小只能懸停在近岸海面,滑降高度也由平常的10米調整到20米。這樣的位置與高度是以往訓練中從未遇到過的,海水有多深,大家無從知曉。滑,不知會面臨什麼樣的問題;不滑,那就要錯失戰機……就在關鍵時刻,空突一連排長王寧沒有絲毫猶豫,第一個滑降試水。
瀕海山地進攻戰鬥實兵對抗演練、多課目合成連貫戰術演練……在這些你叫得出名字或叫不出名字的眾多演習中,海軍陸戰隊隊員每一次訓練,都會設置假想敵,每打掉一個火力點,克服一個障礙,隊員都會在心裡進行複盤。頂著星星去,頂著星星回,已成為他們的訓練常態。
(二)
最熱的時節,向南海波濤;最冷的時節,到北方雪原;最多雨的季節,進山岳雨林。在形成全域全時全能作戰能力的過程中,海軍陸戰隊某旅變成一支“反候鳥”部隊,在祖國遼闊的版圖上,到處尋覓最硬的“磨刀石”。
為期3個月的海訓,作為海軍陸戰隊的標配訓練,讓隊員們又愛又恨。
“大家最喜歡的還是游泳課目吧,畢竟是在水裡待著。”呂先顯說。
盛夏的粵西海岸,溫度達到40℃以上,烈日和風浪的雙重考驗下,大家早已習慣苦中作樂。在海邊高溫高鹽高濕的環境下,官兵們每天完成武裝泅渡、班組戰術、野戰生存、實彈射擊、實兵對抗等課目訓練,身上的迷彩服濕了又幹,幹了又濕,留下一塊塊大小不一的鹽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