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火炮的火力也足夠強大,足夠摧毀絕大多數陸上目標。比如,反坦克炮初速高,採用長杆式穿甲彈可有效對付主戰坦克。迫擊炮彈道彎曲,可以打擊山體反斜面上的目標。而大口徑的加農炮、榴彈炮則可有效對付各類掩體,並進行火力壓制。上述火炮除了使用傳統炮彈,還能使用子母彈、末敏彈、精確制導炮彈甚至炮射導彈,既可以用於壓制面目標,也可以精確打擊點目標,既可以對付軟目標,也能大規模抗擊裝甲車輛等硬目標。
實際上,因為炮兵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即便擁有強大航空兵力量和武裝直升機部隊的軍隊,對火炮的發展和運用仍然十分重視。美國空軍和陸軍的配合是非常完善的,他們的空地一體作戰理論,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成熟。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陸軍仍然在火炮方面不遺餘力。除了裝備世界上最輕的、機動性最好的M777超輕型榴彈炮外,還在發展58倍口徑的長身管155毫米M109A8自行榴彈炮,最遠射程達70公里,未來使用新型增程彈時能打100公里。德國萊茵公司則計畫研製採用60倍口徑身管的155毫米榴彈炮,最大射程可以達到83公里。而蘇聯以及現在的俄羅斯陸軍更是崇尚火炮,前不久的紅場閱兵就展現了多種先進火炮系統。
高原作戰作用更大
在高原山地作戰時,炮兵的地位就更重要了。一方面,高原作戰會削弱航空兵的支援能力。比如,固定翼飛機在高原機場起飛,可能就要少帶彈、少帶油,降低了持續支援打擊能力。直升機如果沒有經過專門設計,武裝直升機在高原飛行不僅裝不多,而且飛不高(相對高度),機動性能變差,更容易遭遇輕武器和便攜式防空導彈打擊。一些中空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即便是在飛行高度極限飛行,在高原山區相對高度也較低,更容易遭遇防空火力打擊。
在這種情況下,直接由陸軍使用的炮兵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且,火炮在高原地區作戰,還能打得更遠些。因為高原空氣稀薄,炮口初速增大,阻力也降低了,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火炮的射程以及穿甲彈的穿深。當然,由於空氣稀薄,高度差較大,要想打得准,就需要對火炮的射表進行重新修正。在1999年的印巴卡吉爾衝突中,印度發射了大量炮彈,但效果並不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事發突然,在海拔近7000米的區域作戰,沒有摸清這一高度的射表。
此外,為適應高原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炮兵在高原山區作戰也要在技戰術運用上適當調整,以揚長避短。比如,在一些高原山區,地形崎嶇,不適合重型火炮機動,這時就盡量使用輕型牽引式火炮,特別是迫擊炮。而遠程重型火炮、火箭炮可以靠後部署。此外,由於山區後勤補給不便,如果展開大規模炮戰,對炮彈的後勤供應要求很高,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可以提高精確制導炮彈的使用比例。這大概也是印度緊急採購“神劍”制導炮彈的原因之一。同時,還要注意炮位偵測雷達等技術偵察手段的運用,能夠及時有效壓制、摧毀對方炮兵火力和陣地。
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