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拉台加入“印太戰略”對和平統一構成新的風險與挑戰
http://www.CRNTT.tw   2019-08-18 00:11:32
美國將在“印太戰略”機制下協防台灣挑戰和平統一
  中評社╱題:美拉台加入“印太戰略”對和平統一構成新的風險與挑戰 作者:曾曉栩(廈門),廈門市台灣學會秘書長

  特朗普政府2017年12月發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中國定義為“競爭對手”,將對華全面戰略競爭確定為美國家安全戰略的最高優先,以貿易戰在經濟和貿易領域遏制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印太戰略”從安全領域對中國進行戰略制衡。“印太戰略”成為中美角力的新戰場,“台灣牌”作為美國制衡中國的重要籌碼,美國正不遺餘力地把台灣納入“印太戰略”,美台雙方就“印太戰略”展開高調而又實質化的合作。美拉台加入“印太戰略”對和平統一將構成新的風險與挑戰。

  一、特朗普將對華全面戰略競爭確定為美國家安全戰略的最高優先

  中國與美國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有著根本的不同,特朗普政府認為中國正在意圖主導新的國際秩序,向世界推廣“中國模式”,打造一個“去美國化”的新秩序。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發佈的首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中國定義為“競爭對手”,宣稱要與中國開展戰略競爭,強調中美關係的競爭性。2018年1月,美國國防部發佈《國防戰略報告》,特朗普政府將競爭置於對華政策的最前端和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頂部,戰略競爭已成為美國對華政策的指導思想。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明確指出,“與中國的長期戰略競爭是美國的最高優先,為此需要將包括外交、經濟、情報、執法及軍事等國家權力在內的要素整合起來,以保護和鞏固國家安全”。

  隨著特朗普政府將中國設定為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特朗普及其團隊對中國進行大肆污衊和攻擊,尤其是2018年10月副總統彭斯針對中國發表負面演講,為美國實施對華全面競爭戰略,在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上形塑了反華輿論基礎。美國政府和國會聯手,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一致對華強硬,媒體、智庫跟風炒作,美國政治精英在對華態度上表現出高度的非理性的一致。彭斯的演講主要面向三類聽眾:美國國內民眾、地區國家以及全球夥伴,演講的目的是為塑造對華敵對態度奠定基礎,並為特朗普後續的對華政策掃清反對意見。針對美國國內民眾,彭斯羅列了中國影響美國公共話語的例子,藉此使美國民眾對中國的態度變得更加強硬。他還嚴厲警告美國企業,敦促他們不要協助中國的壓迫行為。針對地區國家和全球夥伴,他指責中國利用“債務陷阱外交”來擴大影響力,他所傳達的最重要信息是中國是一個重大威脅,各國應該與美國一道對抗中國。彭斯的演講向世界傳達了特朗普政府決意要遏制中國崛起並採取行動對中國施加壓力的信號。

  特朗普政府決策層內部各派對華態度亦逐漸呈現一致性。特朗普執政團隊在對華問題上分成四派:以特朗普本人為代表的經濟民族主義者,主要關注美國經濟利益,注重解決對華貿易逆差問題;以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為代表的經濟現實主義者,擔憂中國在經濟實力上超過美國,主要目標是阻止中國獲得美國的高新技術;以財政部長姆努欽為代表的經濟自由派,重點關注中國的市場,尤其是金融市場的開放;以副總統彭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博爾頓和即將接替沙納漢出任新的代國防部長的埃斯珀為代表的國家安全鷹派,將國家安全政策視作解決國內外敵人的途徑,主要策略是與中國開展戰略競爭並遏制中國。各派之間在其他問題上意見分歧眾多,但在對華態度上卻逐漸形成了共識,支持特朗普政府以經濟和安全手段“兩手硬”的方式,在經濟貿易和安全領域對華增大施壓,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美國的國家利益。

  二、美國推動“印太戰略”從安全領域對中國進行戰略制衡

  如果說特朗普的對華貿易戰是試圖在經濟和貿易領域遏制中國經濟的發展勢頭,那麼其“印太戰略”就是要在安全領域佈局制衡中國。對特朗普而言,經貿戰略與安全戰略可以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因此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之下,以“印太戰略”制衡中國顯得尤其重要。美國“印太戰略”的出台,已經深刻影響了整個地區的安全格局。

  (一)“印太戰略”的提出與政策化

  2017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指出:“中國尋求在印太區域取代美國,擴展其國家驅動經濟模式的範圍,並以有利於中國的方式重構該地區秩序。”在特朗普看來,中國正利用經濟和軍事影響力挑戰美國的領導地位及現存國際秩序。“印太戰略”推行的意圖十分明確,就是制衡中國的崛起。2017年10月18日,時任國務卿蒂勒森訪問印度之前,在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題為“下個世紀的美印關係”演講時首次提出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概念。同年11月特朗普在亞洲之行時又多次提及,美國致力於與其盟友構建“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自此美國正式開啟了“印太戰略”的佈局。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政府發佈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再次確認了“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的願景。在該報告中,“印太”這個詞被重複了12次,而以前常用的“亞太”卻幾乎沒被提及。特朗普政府在文中對美國的“印太”作了闡述,“印太”包括從印度西海岸到美國西海岸的廣大區域,“印太”處於美國區域戰略的優先位置。

  進入2018年後,特朗普政府逐步將“印太”願景政策化並付諸行動。2018年1月30日,美國務院負責南亞中亞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丹尼爾·羅森布魯姆在孟加拉際戰略研究院發表題為“美國與印太地區”的演講,闡述了“印太願景背後的戰略”,以及美國計畫如何推進這一戰略。這是特朗普政府官員把“印太”概念與地區戰略關聯起來的首次政策表述。2018年5月30日,美國將太平洋司令部正式改名為印太司令部,進一步明確美軍的戰略任務。印太司令部司令大衛森表示“中國是我們在印太地區和美國所面臨的長期最大戰略威脅。那些認為這僅僅是一個守成大國美國和一個崛起大國中國之間的競爭,其實並沒有看到全景。”6月2日,時任美國防部長馬蒂斯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安全會議上明確提出了“印太戰略”,宣稱美國將繼續留在印太地區,並將在安全、經濟與發展方面進行重大投資,以表明美國對盟國與夥伴的承諾。7月30日,美國務卿蓬佩奧在美國商會主辦的印太商務論壇上提出構建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並對“自由”、“開放”的內涵進行了說明,“開放”意味著以和平手段解決領土與海洋爭端,意味著公平對等的貿易關係、開放的投資環境、透明的協定以及內部關聯性的提升。特朗普政府“印太”概念已逐步成型為“印太戰略”,其核心在於共同維護一個有利於美國及其盟友、符合美國意志與利益的所謂的“自由”、“開放”、“包容”、“法治”的印太秩序。

  (二)“印太戰略”的三大支柱

  特朗普試圖統籌印度洋和太平洋,依靠區域盟友平衡中國日益增強的影響力,並意圖提供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相競爭的替代方案。美日同盟、美印關係及美日印澳四國集團(Quad)是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的三大支柱。

  第一,美日同盟強化,日本是“印太戰略”的積極推動者。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是“印太戰略”的最先提出者,也是最為積極活躍的推動者。日本對中國的防範之心,與美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作為中國的鄰國,日本深切感受到中國崛起的影響,中日之間的領土爭議更加重了日本對中國的戒備。在美國“印太戰略”機制下,日本推動的“印太戰略”以日美同盟為主導,積極構建“印太”海上安全新秩序,配合美國及其主導的“印太戰略”。一方面,拉攏印度對中國崛起形成長期戰略牽制;另一方面,通過強化與印、澳等國的政治、軍事關係,以海上安全合作形式,在印度洋、太平洋兩洋區域,建立多個以“自由、規則、法治”為基礎,擁有共同意識形態的“小聯盟”和夥伴關係網,使日本成為“印太”地區僅次於美國的領導力量,維護和拓展日本在該地區的國家利益。在2017年11月6日美日首腦記者會上,安倍指出,“印太地區是擁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發展中心。維持自由開放的海洋秩序是區域和平與繁榮的關鍵。日美兩國已達成共識,為印太的自由開放強化合作”。

  第二,美印關係提升,確認印度作為美國“防務夥伴”的地位。

  在“印太戰略”機制中,美國試圖藉助印度制衡中國不斷擴大的影響力。印度對美國的戰略重要性上升,為了加重印度的“被中國包圍妄想症”,美日媒體不斷渲染所謂中國圍堵印度的“海上珍珠鏈戰略”①。2017年6月,印度總理莫迪訪美,美國積極拉攏印度,不斷強調美國與印度是擁有共同民主價值觀的天然盟友。雙方發表聯合聲明稱美印將加強印太夥伴關係。特朗普再次確認了印度作為美國“防務夥伴”的地位,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鼓勵印度在阿富汗發揮更大作用。2017年8月,美印宣佈將建立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參加的“2+2”對話機制,提升兩國戰略磋商的級別。美國已把印度列為一個主要的國防合作夥伴,並為向印度銷售尖端武器系統和分享技術鋪平了道路。“印太戰略”成功的關鍵一環是印度的戰略走向。美國及其盟友都一直鼓動印度在“印太”安全格局中發揮制衡中國的“急先鋒”作用。但是印度作為不結盟運動的創始國,對“印太戰略”的呼應態度曖昧。印度不排除選擇“軟制衡”戰略,即積極與美日澳進行安全方面的合作,但又不結盟,在中美之間兩面逢源,獲得更多的戰略好處和優勢。對印度搖擺的態度,特朗普很不滿意,在2019年6月宣佈取消對印最惠國待遇,對印進行施壓,企圖讓莫迪乖乖合作。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