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次空襲敘利亞,有哪些不一樣?
http://www.CRNTT.tw   2018-05-08 18:25:47
 
  兩次行動雖然在彈藥使用規模上有成倍增加,但正如美軍官方宣稱的一樣,均屬於“一次性的”“有限的”打擊行動。從美軍自身規劃看,其海軍前後兩次對單個目標發射彈藥的數量基本持平,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有限”的內涵。

  “4·14空襲”更富意義的層面在於展示了聯軍作戰能力。對北線霍姆斯西部2號目標所謂“辛沙爾化武基地”和3號目標所謂“辛沙爾化武掩體”的突擊,是以盟軍為主負責突擊。其中,對2號目標近乎平均地使用了美軍9枚、英軍8枚、法軍5枚、共計22枚各型巡航導彈;對3號目標的小規模突擊(用彈7枚)則是由法軍獨立實施。由此可見,盟友框架下的聯軍空襲作戰能力提升明顯,使其戰術選擇更為豐富。但另一方面,這個水平可能也是現階段的上限,畢竟對南線1號目標、大馬士革近郊“巴扎研發中心”的最大規模突擊(用彈76枚),仍是由美軍單獨完成。

  從作戰樣式看,兩次空襲均屬遠程精確打擊,但後者的“智能”要素作用凸顯

  從“4·7空襲”到“4·14空襲”,使用彈藥從單純的海基“戰斧”,擴大至美軍的空基AGM-158B“增程型聯合空地防區外導彈”(JASSM-ER)、英軍的空基“風暴陰影”、法軍的空基“斯卡爾普”和海基MdCN,再加上以軍使用的“戴麗拉”,全部是以“防區外發射”和“精確制導”為主要特征的巡航導彈。換言之,兩次空襲行動均屬於遠程精確打擊範疇;而兩次純巡航導彈空襲也充分表明,在高威脅環境下對限定目標實施精確突擊,目前美軍仍以巡航導彈為首選彈藥。

  其中尤應關注的是“4·14空襲”中首次參戰的AGM-158B和MdCN,二者與其他型號的最大區別在於,具備更強的自主態勢感知、自主航線規劃、自主目標識別能力,也即特朗普所說的“更智能”。有分析認為,是4月9日以軍對T-4基地空襲中大量彈藥被攔截的結果,刺激了新型高智能彈藥的首戰。19枚AGM-158B全部用於對1號目標突擊,占該批彈藥總量的25%,突擊2號目標的MdCN雖然僅有3枚,但按成本核算也占該批彈藥的近1/3,“智能”要素初次亮相便不容小視。至於新彈藥性能強弱,或許從整個行動僅有1架EA-6B電子戰機支援略窺端倪。

  來源:解放軍報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