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時,“美六代”很可能還處於原型機後續完善階段,未必能交付美國海軍使用。日本想得到基於“美六代”改進的陸基型號戰機更是難上加難。不過,對於此時已經擁有一定數量F-35A的日本航空自衛隊來說,倒也不擔心多等幾年。如果日本真的能消受“美六代”,這意味著,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引進美國技術生產F-15J之後,日本航空自衛隊終於有了裝備水平再度處於世界前列的希望。
現在“美六代”還只存在於兩家競爭公司各自的方案上,這和日本希望“具體設計方案基於現有飛機設計”的想法出入較大。之前有消息稱,日本此前發出的兩次信息征詢都沒有收獲什麼詳細方案,很可能就與這種現狀有關。
日英合作還欠多少火候?
——各取所需的不確定性
作為一款“服役即落後”的五代機,F-3注定難逃“雞肋”宿命,但這并不代表日英在航空領域的合作就此終止。F-3的研發過程中,英國就出過不少力。例如,F-3的配套武器就是英國主導、歐洲聯合開發的“流星”超遠程空空導彈加上日本研制的相控陣雷達導引頭。這一“強強聯手”深受日本看重。
那麼,歐洲的下一代有人戰鬥機換裝計畫又是個什麼樣的局面呢?美國F-35戰機全面壟斷的殘酷現實,意味著歐洲的有人戰鬥機研發能力也將難以自保。雖然,歐洲仍然不乏諸如英國的BAE、羅爾斯·羅伊斯等航空巨頭,在機載雷達、導彈武器乃至航空發動機研發生產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如果沒有一個先進戰機型號作為總體牽引,這些只靠零敲碎打的子系統廠家實際上很難維持下去。
在這樣的背景下,來自日本的這份下一代先進戰機信息征詢,對歐洲的航空巨頭們來說不啻於一針強心劑。英國對外出口武器技術的政治限制本來就相對較少,安倍政府又正逐步在法理上去除國際合作研制武器的障礙。日本與歐洲如能趁熱打鐵,對正在小心翼翼地謀求“正常化國家”的日本來說,很具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