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航天進入空間站時代
http://www.CRNTT.tw   2018-03-10 12:05:27
 
  楊利偉介紹,中國空間站在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上均配備了具有國際化標準接口的科學實驗櫃,用於開展各類空間科學實驗,主要領域包括:空間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微重力流體物理與燃燒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微重力基礎物理等。此外,還將研製發射2米口徑的空間天文望遠鏡,可用於開展大規模、多色成像與無縫廣譜巡天,為天文和物理科學前沿提供觀測數據。

  “我國將於明年6月前後實施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的首飛任務,之後陸續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進行空間站的在軌組裝建造。”楊利偉說。

  空間站建設需航天員大量“艙外作業”

  航天員是載人航天的核心,“空間站時代”的到來對中國航天員提出更高要求。

  楊利偉介紹,為滿足空間站任務需求,上半年將組織開展第三批預備航天員的選拔工作,其中既包括航天駕駛員,也包括航天飛行工程師及載荷專家。應用系統相關載荷將完成階段性研製工作,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後續產品正在按計畫生產。

  進入“空間站時代”,航天員在軌駐留的時間大大延長,現在能駐留1個月,將來會是3個月、6個月甚至更久。航天員的技術技能將發生很大變化。過去航天員“上天”做的大部分是艙內實驗,將來空間站建造階段,航天員大量的工作要在艙外空間進行,這對航天員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

  “在地面上很難創造出艙外空間既真空又失重的條件,只能通過地面模擬試驗,而模擬就會有誤差,這些誤差會給上天後的航天員帶來什麼影響,這都需要大量的研究和訓練。”楊利偉說。

  備戰中國空間站時代,中國航天員正在緊張準備中。楊利偉說,在2019年至2022年前後進行中國空間站的組裝建造期間,會根據需要安排若干次的載人飛行,航天員會在空間站駐留,等空間站完全建成後,將實現長期駐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