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2017年12月20日,觀眾在蕭山機器人博展中心參觀工業機器人。新華社發 |
中評社香港2月22日電/在美國的“千禧一代”中,存在一個“要幹什麼”的大問題。我們要買什麼?我們為什麼而奮鬥?我們如何看待世界?
美國《紐約郵報》2月17日載文《中國的“千禧一代”將完勝美國“千禧一代”》,文章說,是中國有大約4億“千禧一代”,其人數是美國擁有的8000萬1982年至1998年出生者(今年年齡在20至36歲)的5倍。在中國,正在進入成年的年輕一代已經開始引領該國強有力的經濟和政治未來。他們影響并且常常定義他們所進入的每一個市場——從而在影響他們本國同胞生活的同時,也在影響美國人的生活。不管你是打算在當地工廠謀得一份工作,讓你的孩子上大學,計畫在世界任何地方做一趟旅行,或者是銷售汽水、手機、太陽能電池板,中國的這一代年輕人將在未來半個世紀裡影響你的個人生活及職業生涯。
這一代年輕人有四個特征。
首先,他們思想開放。中國的老一代人是在文化高墻後長大的。我的朋友小歡(音)1990年出生在四川省——與我同歲。他的父母記得,在他們小時候,街坊們常常擠到鄰居破敗的住所中,因為他們屋裡的墻上掛了一本掛歷。那12幅“歐洲田野”的圖片是當地人唯一看到過的外部世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西方被簡化成一系列宣傳口號,他們被教育道:“要趕英超美!”
然而,中國年輕的“千禧一代”是在觀察外部世界的過程中長大的。他們在數字化方面擁有天賦:其中90%的人擁有智能手機。他們并不只是站在遠處認識世界。中國的年輕一代在身體力行地看世界,并在此過程中發出遍及全球旅行業的地震波。
他們的第二個決定性特征是他們從貧窮到富裕的故事。自從筆者1990年出生以來,美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到原來的2.5倍。這是可觀的增長。而在同一段時間內,小歡看到他的國家的GDP增長到了原來的40倍。從鄉村到城市、從自行車到汽車、從合住的租屋到高樓大廈,中國的年輕人在他們的一生中目睹了大量實實在在的變化,這不可避免地影響了他們看待自身以及世界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