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軍統帥親自做動員,什麼是練兵備戰的導向再鮮明不過了。”入伍25年,丁輝把裝甲兵專業特級證書拿了個遍,可以輕輕鬆鬆“吃老本”。但聽了習主席的訓令,丁輝那顆有點“沉寂”的心被瞬間點燃了。
43歲的“兵王”開始了新突擊。連續幾天爬冰臥雪、高強度訓練,他腰椎間盤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卻沒有錯過一堂訓練課。丁輝說:“今年春節,我就在駐訓場上過!”
一名老兵的精氣神,折射出這支部隊的新面貌。某團駐訓場,一場群眾性創破紀錄活動在訓練間隙展開。九連連長胡美勇一馬當先,獨攬10公里越野、3000米跑等4項第一;另一項5公里越野,下士龍強拔得頭籌。自此,該團這5項紀錄分別由他們“冠名”,榜單一出,就有官兵當場向他倆下了挑戰書。
記者觀賽時,偶遇兩名從生活服務中心前來參加訓練的戰士。“只會炒菜做飯可不行,上了戰場,子彈不會繞過後勤兵!”他們說。
“開訓即開戰!”某團合成營從開訓現場直接開赴50公里外的訓練場,接受實彈戰術考核。導調組一路出難題、設險局,屢屢將他們逼入絕境。
“拼了!”營長喬意成使出渾身解數,指揮分隊運用信息欺騙、信息壓制等手段,破“敵”外殼、卡“敵”節點,打出了數字化部隊“耳聰目明、臂長拳硬”的優勢和潛能。
——研戰謀戰,集聚橫刀立馬的勝戰底氣!
入夜時分,師機關辦公大樓的燈又亮了。這是新年度開訓以來第五次經典戰例研討,複盤、抗辯、推演,從師長、政委到機關幹部,無一缺席。
現場有一個細節很耐人尋味:該師提供的一份材料裡,各級首長稱為“指揮員”,值班室稱為“固定指揮所”,師團機關稱為“指揮機構”,看似簡單的名稱之變,卻透著一股濃濃的硝煙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