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析美國國防戰略的軍力建設觀點
http://www.CRNTT.tw   2018-01-29 09:49:05
資料圖: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儘管近期美國政府曾陷入“關門”危機,但五角大樓依然在政府停擺前的“緊要關頭”發布了特朗普政府首份、也是自2008年以來美國發布的最新《國防戰略》報告。這份報告概要而全面地分析了美國目前所處的全球安全環境和競爭態勢,介紹了美軍在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向和軍力建設重點,以及對於美國對外防務關係的看法等。筆者此前已經撰文分析了美國國防戰略中的安全環境和同盟關係觀點,本文則旨在介紹特朗普政府和美軍面對現時的“戰略競爭者”和各種安全威脅的情況下,將如何引導美軍“再次強大起來”。

  美國新《國防戰略》的概要部分明確指出,在面對長期戰略性競爭,快速的技術擴散以及超越傳統衝突模式的戰爭和軍力競爭時,美國亟需一支與上述需求相匹配的“聯合力量”,以執行軍力競爭、威懾並在現實安全環境中取得優勢的任務。執行上述任務,則需要“持續而可預測的軍事投資”以確保美軍得以恢復戰備水平並實現軍事現代化。為實現該目標,《國防戰略》從提高戰備水平和創新作戰原則,實現主要軍事能力的現代化以及實現防務部門和部隊的組織改革3個角度,提出了未來美軍軍力建設的重點方向。

  《國防戰略》報告把提高戰備水平列為美國軍力建設的優先事項。報告認為,美軍的備戰行動不僅能強化部隊戰鬥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實施威懾的手段,在和平時期遏制潛在的軍事衝突。報告提出了美軍應做好戰爭準備的重點方向,包括應對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歐洲和中東地區的“侵略行動”,應對恐怖主義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的威脅,以及保衛美國的國內安全和利益。

  事實上,提高美軍的戰備水平,是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上任以來一直堅持的重點工作方向。在經歷了10餘年的反恐戰爭以及奧巴馬時期的軍力縮減後,美軍尚能維持龐大的人員裝備規模和全球部署的態勢,但戰備水平(特別是應對中高烈度作戰行動的能力)在不斷下滑。美空軍核導彈部隊醜聞和飛行員短缺,海軍頻頻發生撞船事故,以及陸軍自曝作戰部隊應對常規作戰的能力滑坡,均顯示了在長期的低烈度戰事和國內和平環境後,美軍的軍力建設在一定程度上陷入“歧途”。出身美軍高級將領,曾經長期指揮海軍陸戰隊作戰部隊的馬蒂斯自然深知這種現狀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因此甫一上任就強調要加強美軍應對常規戰事的作戰訓練,增加對於部隊的戰鬥力維持和裝備維護的投入,以實現美軍戰鬥力的逐步“回擺”。此外,馬蒂斯還提出要創新美軍的作戰原則,一方面加強美軍部隊與新技術的融合,一方面注重對於“對手”的新戰法和新技術的研究和對抗。在美軍面對“戰略對手”和恐怖主義雙重挑戰,而可用的軍事資源在短時間內難以顯著增加的情況下,提高現有部隊的作戰能力和戰備水平,確實是美軍為滿足新戰略的目標所能採取的最直接的措施。

  當然,作為以保持絕對力量優勢和全球作戰能力為要旨的美軍來說,單純依靠一線部隊加強訓練和創新的“努力”,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想要實現讓美軍“再次強大”的目標,自然也得走“要錢”和擴軍的老路。美《國防戰略》報告提出,要通過可持續性和可預測性的國防投資來強化美國關鍵軍事能力的現代化,以及有針對性、有計畫地擴充人員和裝備規模,來滿足新戰略提出的目標和需求。發展上述“關鍵軍事能力”的具體舉措,包括更新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和核反擊設施;重建太空和網絡作戰能力並強化網絡防禦和作戰整合力量;從戰略到戰術層面全面實現C4ISR(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和偵察)系統的現代化,奪取戰場信息和態勢感知優勢;提高應對彈道導彈威脅的能力;提高複雜作戰環境下的各軍種協同的聯合殺傷能力;提高在海陸空天環境下的部隊前沿機動和彈性部署能力;列裝包括人工智能和無人裝備在內的先進自動化系統,並發展多域戰場條件下具有靈敏度和適應力的後勤系統。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