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海外作戰行動是否征兆鮮明、有跡可循?
http://www.CRNTT.tw   2017-12-19 18:01:52
  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電/從近些年來美軍海外作戰行動實踐看,美軍透明的軍事調動、公開的預案調整及直白的行動決心,兼具不戰而屈人之兵和通過強有力軍事行動達成戰略目標的雙重內涵。在美軍公開威懾失敗後,美軍可能會因某種客觀條件的變化而“偃旗息鼓”,也可能在世人覺得其再次“偃旗息鼓”時“突施冷箭”發動戰爭。

  《解放軍報》發表作者許炎、傅婉娟的文章指出,由於戰爭形態處於不斷演變發展之中,每場戰爭征兆的具體表現也不盡一致。觀察和分析戰爭爆發征兆時應細之又細,而判斷爭端走向和作出應對決策時則應慎之又慎——

  美國海外作戰行動是否有跡可循

  戰爭都有一個從醞釀到發生的過程,不可能毫無征兆地爆發,即使是講求突然性的現代戰爭,在戰爭爆發前也會有很多預兆。作為近些年來大多數戰爭的參與者,美軍海外作戰行動特別是規模較大的作戰行動還是征兆鮮明、有跡可循。

  宣告外交失敗,積極推銷戰爭。美國政府公開表示此前圍繞某一爭端展開的一系列外交調查、斡旋、調停、調解、談判等活動正式宣告失敗,相關國家、團體、地區或國際組織已經放棄作進一步努力,爭端變得更加不可調和,理論上只剩下軍事解決的途徑。美國最高領導層或其特使異動,或密集出訪,或熱線頻繁,在國際上就可能爆發的戰爭尋求聯盟的力量、支持的聲音和諒解的交易。與之相呼應的還包括中斷外交關係、關閉駐外使館、停止交通往來、撤離本國僑民等更微觀的征兆。這是試圖讓戰爭在美國可控範圍內展開或用以昭告世界表明其師出有名。聯盟戰略是美國全球安全戰略的基石,美國在海外作戰行動中通常注重做好盟國工作,採取聯盟作戰方式;如果在固有聯盟無法達成共識,就會採取“自願聯盟”的形式進行武裝干涉。2011年利比亞內戰,北約、歐盟及G8內部未能就是否介入達成一致,但美法等國仍組建多國部隊進行了武裝干涉。

  充實前沿部署,集結作戰力量。美軍在作戰任務區域大規模集結、輸送、部署任務部隊和相應裝備,並按照任務和方向進行展開。從美軍發動的近幾場局部戰爭看,其在動武前巧用威懾,在威懾中完成兵力集結,做好突襲準備;另一方面,在接敵過程中形成壓制性威懾,不戰而屈人之兵。這種集結視不同戰爭規模,既可能是任務部隊集結,也可能是物資的必要集結,其目的都在於確保軍事力量能夠按要求遂行作戰任務。一是戰略物資準備。戰前,美軍會臨時向作戰任務區域、向海上預置艦基地存儲物資,有大量補充和集結的趨勢。比如伊拉克戰爭爆發之前,美軍就曾經向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亞基地增派部署了包括“華生”級大型中速滾裝船在內的數艘海上預置艦。另外在附近的一些基地上,也有大量的物資補充。二是前進指揮部部署。這種前進指揮部可能由任務區域某已有指揮機構擔任,也可能是新組建的包括空中、海上和地面的聯合指揮部。三是作戰力量集結展開。戰前,美軍作戰任務區域航母戰鬥群根據作戰需要集結,任務戰區美空軍基地會有大量的轉場飛行,海上和空中的作戰兵力會出現一個短時間暴漲的趨勢,根據任務需要還可能會有地面部隊或特種作戰部隊進行部署。比如在伊拉克戰爭之前,美軍就有六個航母戰鬥群和四個兩棲攻擊艦戰鬥群部署到位。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