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世界媒體眼中的“中國救援”
http://www.CRNTT.tw   2017-07-25 08:26:54
 
  不成想,儘管還在下雨,但BBC、路透社等國外媒體的記者早就等在那裡了,廢墟旁到處都是三腳架、攝像機。行動前,陶宗鵬喊住了隊員,開了動員會:“大家都看到了,我們代表著中國軍人的形象,一定要注意細節,不要讓外媒記者看笑話。留給大家的時間不多了,一定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學施救。”

  經過34個小時的連續奮戰,被困62個小時的幸存者被成功營救。這些瞬間,以及在這些瞬間中擔當主角的中國軍人,完整地進入了國際媒體的報道之中。

  形象無小事——這個“鐵律”是一代代隊員傳下來的。

  王念法清晰記得,第一次出國執行任務前培訓時的情景。

  培訓課上,有專家提醒,國際救援可不單純是走出國門“學雷鋒”,還是國力的競賽、形象的展示以及對政治素質的考驗。“聽課的時候感覺有些誇張,可等一下飛機,迎面看見各國媒體的‘長槍短炮’,一下子就全明白了。”王念法說。

  作為第一代國際救援隊隊員,王念法這次“開竅”,發生在2003年5月22日——中國國際救援隊第一次走出國門、在阿爾及利亞北部沿海地震災區閃亮登場的時刻。

  災情發生地,總是媒體聚集區。初登世界舞台的中國國際救援隊官兵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壓力。“搶險救災的技戰術我們在國內練了兩年,心里有底;可怎樣跟異國媒體打交道,這個之前沒有想到的新情況,一下子成了心里一塊石頭。” 王念法說。

  棘手的情況很快就來了。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發生了7.0級大地震。在接到救援請求之後,國際救援隊緊急出動38人,奔赴巴姆實施人道主義救援。包括我國台灣地區救援隊在內的十幾支救援隊伍也抵達災區。安營扎寨已畢,正在準備開工,救援隊隊員陳劍往不遠處的台灣救援隊營區偶一張望,竟然發現一面青天白日旗升了起來。與此同時,不少外國記者也向這面旗幟聚攏過去,有的把攝像機都架好了。

  急!陳劍放下手上的工具,轉身就把情況向領隊作了匯報。隨後,救援隊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報告了具體情況,給我駐伊朗大使館與聯合國現場協調聯絡中心的交涉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在聯合國官員要求下,台灣救援隊最後撤下了青天白日旗,掛起了救援隊隊旗。

  這樣的“接觸”“過招”多了以後,救援隊官兵逐漸體會到,直面媒體的高度聚焦,就是自己執行任務的常態,因此需要把政治敏感和思想重視表現為細節上的講究和專業。逐漸地,一些基礎性、制度性的工作開始提上日程。國家地震局專家和老隊員們一道總結,把遇見媒體來訪時的處置流程、回答記者提問的方式方法等,形成規範。

  從此,每次出國救援前,每名救援隊員都會拿到一本應對媒體手册。老隊員現身說法,把手册里一條條幹貨背後的“故事”分享出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