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5日電(作者 張亞中)蔣介石無疑是位民族英雄,無論他曾遭遇多少歷史性的挫敗,歷史終將還其公道。
四十二年前的清明,一代人傑走入了歷史,但現實的政治風雨,註定讓蔣介石還是很難平靜。從民國開始,他的人生便捲入了中國每一個重大事件,更從北伐開始,數十年間,他的每一個決定都關涉了中華民國的安危。
清黨與剿共,讓他與中共累積了血海深仇,後來的動員戡亂,更讓他領導的國民政府險遭消滅。但不管這些歷史成敗,都掩蓋不了他對民族的幾大功業。
蔣介石是結束清末動亂,軍閥割據,使中國復歸統一的關鍵人物。他也是領導八年抗戰,讓中國挺過了最危險的一次民族淪亡危機的國家領導人。讓中國從不平等條約中脫困,擺脫民族百年屈辱。成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台灣歸還中華民國,都在他手上完成。同時,他更是把中國推進到“憲政民主”階段的決策者。從歷史的角度說,任何人能有其中一項功業,都已足以成為民族英雄,更何況他一人而完成六大功業。
至於說他對中華民國,當然是有功亦有責的。他曾為中華民國開創了十年黃金時期,但也在抗戰勝利後,不旋踵間,潰逃到了台灣。讓中華民國陷入風雨飄搖,他無疑有著無可逃避的責任,但在台灣重新穩住陣腳,因而能有後來這幾十年的榮景,這也是除他之外,誰也辦不到的事情。如果歷史真是公平的,這些都也當是千古不易的定論。以蔣介石與中共的血海深仇,近年來大陸的許多評論都已漸歸正位,也可見歷史評價總是會有一把正義之尺。
然而人無完人,人總受制於時代的風會,蔣介石自不例外。從他主宰中國的命運開始,共產主義與反共陣營的鬥爭就日甚一日。蔣介石與共產黨的鬥爭是堅定的,也是劇烈的。為此,他也不免採取了一些激烈的手段。從藍衣社到後來的白色恐怖,其實一直是嵌在反共基調中的。在劇烈的政治對抗中,不只製造了敵對陣營的仇恨,也不可避免地引生了許多冤錯假案,這是難以為其掩飾的瑕疵。但平心而論,歷史有當時的時空背景,在那個國共內戰、民族相殘的歷史悲劇時代裡,我們又何忍再過多地責備任何人。但是目前卻有人硬要把他與希特勒放到同一個歷史平台呢?再不講道理的歷史侮蔑,也不能這麼無中生有,不是嗎?
今天一些台獨人士硬要扭曲歷史事實,謂蔣介石乃是228“中國人”屠殺“台灣人”的元凶,甚至把白色恐怖脫去反共的歷史脈絡,強行詮釋為中國人鎮壓台灣人的殖民行為,這當然是別有居心的。在228事件後,國府派軍平亂時,蔣介石還再三禁止報復行為,當時台灣已至無政府狀態,不派軍平亂,才真正是瀆職,而蔣在平亂過程中,猶三令五申,以保民為念,從無視台灣為非我族類之想。此後,並以其後半生生命捍衛台灣免於赤化,然則他有何愧於台灣,而台獨又何忍以莫須有的罪名加諸其身呢?
其實,台獨分子之所以要刻意扭曲蔣介石的歷史地位,無非視蔣為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乃至中國人的精神象徵,拔掉蔣的歷史功業,也就等於拔掉中國的圖騰,此所以他們要如此無所不用其極之故。但歷史或許會被政治扭曲於一時,又何能逃於千古之定評呢!
做為中國國民黨員、中華民國國民,我們對蔣介石是感念的,他的歷史事蹟會還諸歷史,他的每件歷史功過,自有後世史家評論,但做為民族英雄,我們感念於他曾為民族做出的貢獻!
慈湖的水依然碧綠,青山常在,草木常春,介石介石,其介如石,其功亦可常勒金石。至於那些歷史道路上的雜音,不過“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而已!
於此清明,謹以此祝禱於總裁靈前!尚饗
孫文學校 總校長 張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