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偉接受《中國航空報》採訪 |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專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空工業科技委副主任楊偉
2016年是中國航空工業值得濃墨重彩的一年。殲20驚鴻一瞥、運20從軍入役、AG600蛟龍亮爪、AC352展翼冰城……處於現代工業皇冠地位的中國航空工業,以創新引領發展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楊偉在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向著“中國製造2025”目標邁進過程中,中國航空工業多年來的創新積澱在今日得以集中爆發,但不應自滿,因為我們還遠未抵達終點。
“中國製造2025”
“中國製造2025”雖以“製造”為名,但若翻譯成英文,其對應詞並非單純的Manufacture,實際上它的含義是以科技為先導,覆蓋產品研發、製造、交付、保障全生命周期的製造業變革。這種變革最終要使生產的產品更加高效、可靠,能夠更好地滿足未來的市場需求。”
楊偉認為,在航空工業這種高端裝備製造業,科技的先導作用更為明顯。新的科技、理念、體系和方法滲透在航空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鏈條中。科技的發展推動著航空產品的更新迭代,而自主創新,就是科技發展之“根”。
針對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大飛躍,在楊偉認為,這種本質性的飛躍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產品體系的大飛躍;二是研發、製造、交付、保障體系的大飛躍。在向著“中國製造2025”目標邁進過程中,中國航空工業多年來的創新積澱在今日得以集中爆發,但我們還遠未抵達終點。
“堅持自主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