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中國海軍軍艦。
|
中評社北京1月7日電/新年,跨越時光之門,軍人也細細盤點和擦亮手中的兵器。
中國軍網報道,過去一年,大批新兵器亮相:中國運-20正式入列,美軍“朱姆沃爾特”號服役,日本“心神”X-2技術驗證機完成首飛,印度本土“光輝”戰機裝備部隊……
透過新年的曙光,更多新兵器也勾勒著未來形態: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值得期待,美俄下一代戰略轟炸機計畫繼續推進,英最新型核潛艇“繼承者”也將開工……
梳理這些兵器新聞,除了關注它們的參數、分析它們的性能、驚嘆它們進化的腳步,我們還能從中看到什麼?除了雲層之上的戰機轟鳴、震動大地的戰車怒吼、撕裂空氣的導彈呼嘯,我們又聽到了什麼?
新的一年,讓我們與兵器走得再近一些,以知己的身份、用獨有的暗語與兵器聊聊,感受一下屬於它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走近兵器,我們會挖掘到一群人心血的結晶。新型戰機,從研究立項、設計、生產、試飛、量產,要經歷20年甚至更長的周期,印度“光輝”輕型戰機就打磨了33年之久。世人只看見中國新一代隱身戰機殲-20珠海首秀驚艶世界,而它的背後有多少名字無人知曉:科研專家、軍工人、試飛員,無數人的心血才打造出首飛測試5年後就列入服役時間表的“中國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