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洲際戰略導彈旅加大實戰化訓練,成功發射一枚導彈(資料照片)。新華社 |
“我們要緊緊抓住當今世界科技革命、產業革命、軍事革命蓬勃發展的歷史機遇,緊緊圍繞‘能打仗、打勝仗’的目標,深入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把我軍建設成為‘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威武之師。”
這是黨的十八大閉幕後,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新一屆軍委班子第一次常務會議時發出的時代號令。
憂患與擔當,來自於對我國發展所處歷史方位和風險挑戰的深刻洞察,來自於對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深邃思考,更來自於對我軍使命與能力的清醒認識——“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和平發展就沒有保障”“我軍現代化水平與國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還很大,與世界先進軍事水平相比差距還很大”“我軍打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够,各級幹部指揮現代化戰爭能力不够”。
落後就要挨打——這個國際競爭的叢林法則從來不憐憫弱者;凡國之重也,必待兵之勝也——這個強國與強軍的辯證法一再被歷史證明。
“關於軍隊建設和改革,我想的最多的就是,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我們這支軍隊能不能拉得上去、打勝仗,各級指揮員能不能帶兵打仗、指揮打仗。”
統帥的戰鬥力之問,直指軍隊建設和改革的核心。
“能”的目標如何達成?“勝”的底氣從何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