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經濟學大咖宏觀經濟論壇論劍 尋發展新馬達
http://www.CRNTT.tw   2016-09-18 00:11:56
活動中,受邀嘉賓在翻看報告(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記者 徐夢溪)以“全球技術進步放緩下中國新動力的構建”為主題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16年第三季度)昨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論壇邀請到多位經濟學專家,從工業化、服務業、消費、城鎮化、技術創新等多角度,為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指明方向。

  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認為,城市群一體化需加強五線城市培育。他認為,中國城市化要大力發展城市群發揮中心城市規模效應和輻射作用;還要通過發展中小城市和做大縣城來鼓勵更多人就地城鎮化。

  辜勝阻指出,城市群是城鎮化的主體形態和主要平台,然而我國城鎮體系面臨城市數量與城市人口不匹配,和目前我國的小城市是城鎮體系的最大短板的問題。現在,我國需要著力將特大鎮有序改市,這有利於優化城鎮化體系,濕度增加城市數量,有利於克服大鎮“體大衣小”的矛盾,有利於探索降低城鎮化成本和風險的路徑。

  辜勝阻認為,在推進特大鎮有序改市中,需要把握“強基”、“擴權”、“賦能”、“改制”、“控本”、“正名”六大原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認為,“中國經濟回落已經接近底部”。他表示,經濟增速回落是一個“轉型再平衡”的過程。中國過去六年處在增長階段的轉換期,面臨較大的增長下行壓力。目前,中速增長的還將有一個探底過程。“今後一兩年是中國經濟觸底的關鍵期,不確定性將會增加,包括金融風險,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

  經濟觸底走勢如何?劉世錦認為,“觸底將來可能是一個複雜工程,需要多次驗證。觸底後,就不會再下降,但也不會出現大的V型或U型反彈,可能將是大L型加若干小W型”。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工業經濟研究所原所長金碚認為,中國工業化現在還能保持比較高的速度。原因有三,第一,中國發展水平低,人均還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第二,中國工業技術、發展能力和發達國家差距大。第三,中國體積巨大,還有拓展空間。第四,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一帶一路”正把國內的工業化和全球工業化更好的連接起來,尋找到更大的增長空間。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在談到去產能與去杠杆時表示,去產能意味著經濟下行,而快速去產能必然導致經濟衰退,如果快速去杠杆和去產能同時發生,經濟就會出現風險。因此,短期應把杠杆穩住,但穩杠杆並不是目的,而是通過比較寬鬆的貨幣政策,為將來創造條件去杠杆。就此,他提出四點建議:人均收入持續提高,福利政策持續擴張,西部經濟增長指標快於東部,研發經費持續擴大。

  中國人民大學中古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長貝多廣表示,宏觀經濟困境本質上是社會結構矛盾的反應。現在我國一方面產能過剩,一方面需求得不到滿足,這表現為一部分人先富與共同富裕的矛盾,短期穩定問題與長期增長問題的交織的矛盾,以及實體經濟與金融服務的矛盾。

  貝多廣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表示,要做大中產階級,要全民參與金融市場,實施廣泛的消費信貸的機制,實施普惠金融。普惠金融對宏觀經濟平衡的有利工具。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平表示,經濟增長的不連續性體現在經濟結構在中高收入階段進入服務化。服務化的缺點在於,其效率對整體效率的改進遠低於工業化對整體效率的改進。經濟結構服務化以後,任何國家都出現結構性減速的特征。他指出,服務業比重並非越高越好,而是看本質,就是會否產生創新的過程。如果不買入現代服務業,效率不提高,就會出現“人口漂移的蓄水池”。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經濟學院、中國誠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