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中國核潛艇。 |
但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認為,中國和印度的潛艇盡管為核驅動,但是相對聲音較大因此大多數情況下仍會被發現。此外不管中國還是印度在作戰學說還是作戰指揮方面都存在不足,這可能導致無心的意外事件。對對方移動的誤判隱藏著無意之間令事態升級的風險,不同的安全政策與軍事文化和傳統也令相互理解更加困難。
因此,澳大利亞專家判斷,使用配備核武器的潛艇可能會迅速導致該地區變得更加動蕩,即便這既不是中國也不是印度所希望的。北京和印度原則上都對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穩定感興趣,這兩個亞洲大國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原油進口。盡管如此,堅持不懈地維護各自的海上利益仍隱藏著誤解的風險,并可能導致并非有意為之的對抗。
文章稱,總體來說,印度軍備生產容易遭到腐敗的影響,效率低下而且幾乎永遠都不是最新技術水平。眼下莫迪在提出“印度制造”口號後不僅增加了國內武器生產也打算推廣技術基礎,這使他依賴於外國的技術知識,然而并非所有國家都願意向印度提供其想要的技術轉讓,像俄羅斯和以色列就十分慷慨,相反美國和法國這樣的西方國家則相對謹慎。
印度“光輝”戰鬥機的研發對印度軍方來說十分具有代表性,該戰鬥機的研發已經超過30年了。盡管該機的技術目前已經過時,但印度空軍仍加以采用,而且首批飛機是否能像印度空軍宣布的那樣在未來兩年內升空還值得懷疑。
文章稱,亞洲海平面以下的核擴軍以及普遍擴軍將不會緩解南中國海和印度洋之間的地緣政治熱點,相反,中國和印度以控制自己利益範圍內的水域為目標,這兩個“亞洲大國”可能還沒有能力從潛艇發動核攻擊,但這也許只是時間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