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武器
外購為主轉向產購結合
裝備大量依靠進口一直是印度軍事變革的“痛點”,盡管歷屆政府均強調自主開發、自行生產,但受制於基礎工業薄弱和利益集團杯葛,不得不長期選擇外購這條權宜之計。自2007年起,印度購買武器的數量始終高居世界榜首。大量外購帶來了深層次的問題:一方面,大筆軍費用於購買,維護保養的份額就會相應減少,導致印軍墜機、撞艦、火災等事故頻仍,裝備完好率低。2015年3月,印度國防部長帕裡卡爾表示,目前只有一半蘇-30MKI戰鬥機處於可用狀態,潛艇數量也將處於歷史低穀。另一方面,印度國防工業的發展步履維艱。能生產核武器,制造的衝鋒槍卻飽受詬病;能生產坦克,榴彈炮彈卻得不到保證;能發射火星探測器,自研的戰機連本國空軍都不願裝備。
沒有哪個國家能靠買裝備成為軍事強國。在權衡軍隊現代化需求與國防工業現狀後,莫迪政府繼續利用優越的戰略環境,通過外購提升軍隊戰力。維護與俄羅斯“傳統盟友”的關系,與美國、日本、法國、以色列、韓國保持良好的防務合作。同時大力推進“印度制造”,要求未來10-12年,實現至少一半武器裝備國產化。繼海軍宣布《印度海軍本土化計畫2015-2030》後,陸軍、空軍均發布了自己的技術發展路綫圖,將模擬技術、智能武器、材料和加工技術、制導和控制技術、電子戰系統、目標捕獲技術、微電子技術等列為重點發展對象。為保障“印度制造”的順利實施,莫迪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和激勵措施,甚至動用行政手段強制執行。但治標不治本,工業體系不健全、產業人員匱乏、行政能力弱等一系列痼疾難以改變。“印度制造”非朝夕之功可成,想成為自給自足的軍事強國,印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