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鹽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沈進進,聯名多位代表提出《關於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營養改善法〉的議案》,建議將飲食營養教育納入學校教育內容等。他認為,“營養大師泛濫,走了一個林光常,又來了一個張悟本,使得公眾營養意識混亂。”不僅沒有得到健康,一些病人還耽誤了治療。(3月13日現代快報)
茄子、土豆、泥鰍、固元膏……它們都曾是當年民間保健界的“網紅”。大師撐場,專家表演,傾倒眾生,紛紛解囊。眼下,微信“朋友圈”裡最火的還是兩道菜:一是變味的心靈雞湯,二是偏方的健康指南。各種營養大師、健康專家粉墨登場,折射的不過是中國人日益勃興的“保健剛需”。
人大代表的這份議案,背後對應著讓人糾結的現實:在江蘇,每100位成人居民裡就有8個糖尿病人,超一半成年男性超重,10個成人裡3個患高血壓,學生超重率為15.7%……這顯然不是一地的情況。此前,國家體育總局公布《2014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相較2010年,2014年我國成年男性國民體質達標率下降。數據還顯示,2014年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別為32.7%和41.6%,比2010年分別增長0.6和1.8個百分點。在這些抽象數字的背後,是困擾每個家庭的慢性病保健需求。此時,營養與健康科學“不出手”,自然就有各色鬼魅魍魎出來尋租。
一方面是體質變化帶來健康要求,另一方面是生活改善提升了保健需求。偏偏這個時候,有調查稱——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9.48%,即每100個15-69歲的人群中,只有9.48人具備基本的公共健康意識、知識和技能。結果就是雙輸:民眾容易被網紅級“大師”蒙騙,而財政遲早要為更重的疾病埋單。有研究顯示,如果進行營養干預,一些慢性病的發病率將大幅降低。例如,高血壓和腦卒中患者在進行營養干預後,發病率僅有45%,糖尿病僅為50%,癌症僅為66.6%。換言之,即便算個成本收益的“小人賬”,哪怕純粹是為了減輕公共醫療保障支出的壓力,普及健康知識、及早營養干預,也是“性價比”超高的公共議題。
當然,這不僅是個算賬的事情。從提升國民健康素養的意義來看,首先還是權力部門的公共責任。比如日本在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大力推進國民營養改善工作,2005年頒布《飲食教育法》,將飲食營養教育納入中小學校的教育內容。不少西方發達國家亦有類似的制度安排。健康從娃娃抓起,比其他一切“從娃娃抓起”的項目更有基礎性意義。在十八屆五中全會的公報中,“健康中國”升級為國家戰略。2016年1月,國家衛計委全面啟動《健康中國建設規劃(2016-2020年)》編制工作。於此背景之下,將飲食營養等健康常識提升為國民知識結構中的基礎部分,似乎也不算高階的奢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