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曉寧:空降兵某教導大隊戰士,四級軍士長軍銜。 |
累計保障5萬餘人次跳傘
“導調”至雲端
空中,一個拖曳著傘繩的“黑點”急速下降!
“不好!第3名跳傘員主傘張開不正常!”地面觀察員的這一聲驚呼把空降場上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朱強!聽到提示,立即用拉推法打開備份傘!”一個四級軍士長霍地站起身來,冷靜迅速地按下對講機按鈕喊話。備份傘“嘭”地一下張開,朱強輕盈地落在空降場。收好傘後,他最想去擁抱一下在驚險中給他正確提示的那個人。
這個人就是趙曉寧,空降兵某教導大隊一名跳傘對空廣播員。在堅守了12年的崗位上,他累計保障了5萬餘人次跳傘,近百次幫助戰友化險為夷,被官兵親切稱為心系雲端的“導調員”。
臨危不亂、指揮精准是一名對空廣播員的基本素質。一般由經驗豐富的跳傘員轉崗擔任。跳傘特情一旦發生,對空廣播員的半點猶豫、半點含糊,都可能導致一個鮮活生命的逝去。
2003年,趙曉寧第一次以對空廣播員的身份上崗。這個身份來之不易,對於跳傘員而言,是一種榮譽。這個身份意味著,他經過了長期跳傘實踐的磨練,並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廣播員”的稱謂,會讓人覺得工作很愜意,而在空降兵部隊,這個“廣播員”可不是播報新聞稿,他要執行的是跳傘對空指揮任務。
初次上崗,趙曉寧緊張得暈了頭。看著天上密密麻麻、一層層往下落的降落傘,他腦門上直冒汗。模擬練習時還好好的,怎麼一動真格就慌了神?
越怕事,越來事。一次新兵跳傘訓練,一名新兵對降落傘操控不當,致使他不僅偏離了著陸場,還在著陸時還崴傷了腳。由於緊張,趙曉寧沒能及時進行指揮。跳傘訓練結束後,趙曉寧被領導勒令“回去再好好學學”。
首戰失利,趙曉寧心裡滿是羞愧與自責。他放下了手中剛剛捂熱的對講機,決定重新“回爐”。
從那時起,他一有空就抱著傘訓資料往大隊教研室和基層連隊跑,向專業幹部和基層老傘訓教員請教特情預判方法及處置原則。
熟方能生巧。趙曉寧對各類跳傘特情的發生原因及處置方法進行了系統歸納、總結,直到滾瓜爛熟。
對空指揮過程中,長時間注視一波又一波降落傘容易出現視覺疲勞。眼功不過關,對偏差、特情發現不及時,便可能釀成大錯。他獨創了“數米粒、觀飛鳥”的眼功訓練法,通過訓練使自己隨時能快速集中注意力。
為了提高同時指揮多個架次、不同高度跳傘員的能力,每次有跳傘任務,他都隨隊觀察其他對空廣播員的工作方法,不斷學習總結。
用心了,所以成熟了。漸漸地,趙曉寧能夠駕馭自己的工作了。2008年,也是一次新兵跳傘訓練,一名新兵離機時不慎將胸前的備份傘手拉環拉出,備份傘瞬間從身體一側向上躥去。而此時主傘尚處於“長條狀”,如不盡快處置,將會出現主、備傘相互纏繞,導致兩傘全部失效。
危急時刻,趙曉寧站了起來:“不要慌,立即抱緊備份傘,用雙腿將露出的備份傘傘衣夾住……”
那名新兵安全著陸後,第一時間跑到趙曉寧跟前,莊嚴地敬了一個軍禮。
“以前老是怕自己學的東西派不上用場,現在是時刻希望跳傘再無特情,自己早點下崗。”趙曉寧說,在對空廣播員崗位上待久了,他也變得越來越“膽小”了。
從前執行跳傘地面指揮任務時習慣“臨場發揮”的他,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養成了提前進著陸場的習慣:每逢跳傘日,第一時間了解場站氣象台發布的天氣預報,研究分析當日的氣象資料;第一時間觀察著陸場可見度,確定最佳觀察、指揮方位;第一時間知悉飛機進場投放角度,並在隨身攜帶的工作本上畫出下降軌跡,定下初步指揮及應急預案。在他看來,只要進了場,就意味著一場不能輸的戰鬥。
曾經有戰友問他,年頭到年尾,新兵跳了老兵跳,老兵跳了幹部跳,傘訓任務一輪接著一輪,整天仰著脖子看著天,累得背痛脖子酸,煩不煩?趙曉寧說,如果可以,他願意一直做個“望天族”。
心聲
態度決定高度
■趙曉寧
在對空廣播員這個崗位上,我明白了一件事:有些事看起來很容易,要做好卻並不簡單。只要我們始終懷著一顆對待工作不甘平庸、精益求精的心,嚴摳實訓,就算在最平凡的崗位也能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