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2日電/我國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20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二步收官之作,標誌著我國即將開啟空間站時代。美國、俄羅斯、德國和日本等多國主流媒體紛紛發聲,積極評價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新進展。
美聯社報道說,中國20日發射該國第一艘將與空間實驗室對接的無人貨運飛船,把中國雄心勃勃的太空項目又向前推進一步。自2003年首次實現載人航天以來,中國已完成一系列太空任務,包括太空行走以及月球車探月。除了空間站建設外,中國還計畫於2020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並取樣返回;同年中國還將嘗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國家。
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在推特上寫道,這是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第三次發射,也是中型火箭長征七號的第二次發射。天舟飛船起飛重量約13噸,是美國“天鵝座”飛船的兩倍。
俄羅斯衛星網報道說,專家認為天舟一號的性能比美國“天鵝座”貨運飛船和“龍”貨運飛船更加先進。
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專家亞歷山大·熱列茲尼亞科夫在接受衛星網的採訪時說,與美國航天器2.5噸的有效載荷能力相比,天舟一號的載荷能力達6.5噸,這將使中國能更有效地運營太空空間站。
熱列茲尼亞科夫說,天舟一號體積龐大,但質量相對較輕。同時,它的載荷比,即運載貨物的質量與貨運飛船船體本身的質量之比,也要比美國的“天鵝座”飛船和“龍”飛船高得多。
他認為,天舟一號的成功發射是中國航天向建設軌道空間站邁出的“巨大一步”,這在國際航天界也是一個令人矚目的事件,“我們見證了另一位重要選手的崛起”。
德新社在《巨大跨越:中國發射首艘貨運飛船》一文中指出,中國通過長征七號火箭發射了首艘貨運飛船,這讓中國成為第四個擁有自己貨運飛船的國家,同時向建成自己的空間站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文章說,在美國等國家減少航天項目時,中國作為新興航天國家正在大步趕上。文章援引澳大利亞航天專家莫里斯·瓊斯的話說,中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進步為與中國展開空間合作的歐洲國家帶來了新機會。他形容中德在空間領域的合作是“強勁和富有成效的”,並相信這種合作在未來還會加強。
德國《世界報》網站19日發表題為《兩次首飛展示中國新實力》的文章說,中國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運載能力超過美俄兩國的貨運飛船,只有歐洲和日本的貨運飛船能與之相較。文章說,中國在2017年發射的火箭數量可能將超過美俄,目前歐洲已經被甩在後面。
日本《朝日新聞》網站21日報道,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特聘研究員辻野照久說,從各國去年發射火箭的次數來看,俄羅斯在下半年表現低調,中國和美國的發射次數則並列第一。中國今後也將大力發展月球、火星探測及載人宇宙活動等計畫。可以說,現在宇宙開發領域已告別過去美俄的“二強時代”,進入了中美俄的“三強時代”。
東京外交學者網站發表了《為什麼中國的新貨運飛船如此重要》一文說,天舟一號的發射是項重大成就,這將為今後建成的中國空間站提供獨立的、本土的和非載人的物流運輸途徑。天舟一號進行推進劑在軌補加的能力是維持人類在太空常駐以及空間站建設運營的重要一環。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