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委陳永康。(中評社 俞敦平攝) |
中評社台北10月4日電(記者 俞敦平)中國國民黨籍立委陳永康今日於立法院會質詢時,強調台灣面臨的國際局勢日趨複雜,台灣的安全戰略必須具備宏觀視野與精密的跨部會協調,並且結合高科技工具以應對各種潛在威脅。此外,他也呼籲政府建立具法制性的國家安全戰略,以加強對國安風險的掌控與應對能力。
陳永康首先指出,台灣在面對國安挑戰時,必須擁有更宏觀的視野和更精密的戰略規劃。他表示,當前國際情勢如俄烏戰爭、以色列與哈馬斯衝突,以及可能升高的伊朗與以色列軍事對峙,都顯示出全球安全環境的複雜性。因此,台灣需要一個強大且可適應變動的國家安全戰略。
陳永康建議,政府應利用先進技術,特別是地理資訊系統(GIS)與國際、區域、亞太及台灣周邊的多層次圖像分析,來更好地掌握國安情勢。透過這種技術,可以將台海問題與更廣泛的東海、南海局勢聯繫起來,並對朝鮮半島、日本及南海周邊的變化進行監控,以便在“國家”政策上做出即時反應。
陳永康接著強調,國家安全戰略不應僅是軍事與外交問題,還應涵蓋經濟、能源、社會醫療及產業等各個層面。透過跨部會的橫向協調,可以更快速準確地做出決策,不僅是對風險進行控管,也要在突發災害時展開有效應變。他認為,雖然政府目前成立了多個委員會,如“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與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但由於缺乏法制性國安戰略,這些委員會的政策延續性可能受到人事調動及選舉結果的影響。
陳永康進一步指出,國家安全戰略的制定應具有預防性,政府需在風險尚未明朗時提前部署應對方案,而非等到情勢發展後才被動反應。他引用美國的例子,指出美軍透過白宮、國安會與國防部的聯合作戰圖像,進行上下互通的戰略管理,這樣的模式也應在台灣推行。他強烈建議政府在決策過程中應使用高科技的資料鏈路與圖像分享技術,特別是將台灣重要基礎設施、民生設施和國安資訊整合到同一平台上,以縮短應變時間並提升協調效率。
針對使用科技與資料鏈路一事,陳永康就台灣通訊系統韌性強化,包括微波、衛星以及海底電纜的基礎設施,他詢問“數發部長”黃彥男當前的進度。黃彥男回應,今年預計建設773個地面衛星站,截至目前已有一半建置完成,並已在重大事件中發揮作用,如0403地震及近期的颱風災害,顯示這些衛星站對通訊安全的重要性。
陳永康則進一步提出,他曾在國外測試OneWeb衛星連接,並表示目前台灣的地面站尚未能完全自主,仍依賴泰國、日本及關島的設施。他呼籲未來在相關合約談判中,需加強這部分的自主能力,並強調“國防”與“數位發展”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尤其在“國防”安全需求方面,應有更深入的溝通與協商。
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軍方一直非常重視通訊系統的韌性,並與“數位發展部”保持密切聯繫。顧立雄指出,通訊韌性的加強對於維護國家安全至關重要,雖然有些信息涉及機密不便公開,但強調國防部與“數位發展部”將持續合作,確保政府通訊系統的穩定運作。此外,顧立雄對於陳永康提出的“全政府共同圖像”概念表示認同,並指出需在機敏與非機敏信息間劃分,以防止機密外洩。
最後,陳永康請行政院長卓榮泰發表意見。卓榮泰肯定了陳永康的專業見解,並表示政府應在承擔風險的同時,尋求最佳解決方案。他強調去中心化決策的重要性,但也指出各單位需具備足夠的能力來承擔相應的責任,特別是在面對緊急情況時。卓榮泰表示,政府將繼續加強訓練與演練,並與國防部進行更多的合作,確保“國家”的通訊系統與安全防護措施能夠應對未來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