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的重要產區已全面建成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的高標準農田。原本起伏不平的零碎小田地,變得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今年強降雨期間,大型排灌設施一啟動,水就能排走,被淹的面積很小。”徐長進告訴記者。
抗災減災技術手段的普及,也降低了嚴重減產發生的可能。在農技部門指導下,徐長進採用深灌水、施農藥時多加葉面肥和生物調節劑等方法,幫助晚稻度過了今年的持續高溫期。“新技術應用,效果立竿見影。”徐長進說,受災晚稻產量下降幅度控制在10%以內。
當受災超過一定程度,還有農業保險來兜底。湖南全面實施水稻完全成本保險,百畝以上的種糧大戶自己承擔的保費,每畝衹有8.8元。“今年受災減產的早稻,都及時獲得了賠付,實現保本。”徐長進介紹。
要想實現災後收入不減,對市場的準確判斷很重要。“簡單講,就是優質優價,錯峰銷售。”徐長進說。
這幾年,徐長進選用的優質圓粒早稻,賣出了好價格。“我們還採用訂單農業的模式提前確定價格,種糧收入有了保障。”徐長進介紹,今年合作社和加工企業提前簽訂訂單,優質晚稻每百斤能賣到170元。
選品有講究,賣糧也有門道。“記得有一年10月份,剛上市的普通‘黃華占’大米,每百斤只賣到120多元,但到了第二年6月份就漲到160多元。”徐長進說,合作社建了大型烘幹、倉儲等設施,隨行就市,賣糧變得更從容。
如今,徐長進不光自己學會了選良種、跑市場,還帶動了周邊300多戶農戶一起多種糧、種好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