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0月20日電/總預算18日五度遭立院暫擱,21日立法院長韓國瑜將再度協商,但在行政院長卓榮泰喊出“思考釋憲”後,朝野恐再無法心平氣和。
中國時報今天分析報導指出,執政黨面對立院不再一黨獨大的事實,卻從罷免、司法到釋憲不斷施予在野黨壓力,甚至卓榮泰日前面對藍委質詢,更說出若為朝野和諧“他可下台”,或許民進黨招數尚未出盡,最後底牌恐是挑釁在野黨“倒閣”。
攤開“賴政府”上任來面對在野黨的強硬態度,立委行使“立法權”通過的國會改革修法可以用釋憲“打進冷宮”;藍委捍衛民意行使“監督權”,卻被綠委威脅“大罷免時代來臨”;遑論在野黨主席柯文哲的京華城案還在辦,綠營卻黨政媒聯手帶風向,不斷揭露“無法證實”的內幕。
除了司法、罷免以及釋憲外,民進黨仿彿在醞釀其他策略。卓榮泰18日脫口向爭取地方建設的藍委喊出“你快點讓我下台,我就快點承諾你”。更稱如果能讓政局穩定的話,他可以下台。表面上好似卓榮泰萌生辭意,但或許有更深層的考量。
總預算僵局除了政治效應,執政黨更應思考實質面問題,假設在野黨退讓,接受僅編列禁伐補償4萬元,但法條寫6萬的數字是“鐵錚錚”的事實,若有原民因此去打行政訴訟,在法條沒被宣告“違憲”的狀況下,難道法官還要顧及政院不依法編列的理由嗎?
藍白雖被釋憲威脅惹毛,21日仍讓韓國瑜參加協商。行政院昨喊期待朝更和諧、正面的方向,這同樣是厭倦口水的民眾所望。行政院若真的不想依法行政,何不請黨籍立委行使立法權提案,再修法將金額調降至4萬。
執政黨上會期已用釋憲對付過在野黨,結果招來在野黨修正《憲法訴訟法》反制的惡性循環,21日協商,執政黨還有機會落實賴清德口中所說的“跨黨派的合作”,拋開釋憲更甚是倒閣的策略,好好依法行政才是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