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發現,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短缺,背後有多重原因。
——專業存在壁壘,阻滯技師轉型。途虎養車相關負責人介紹,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數字化程度較高,電子類、通信類故障明顯較多。以動力電池為例,由於系統涉及高壓等安全問題,加之不同產品內部結構、工作原理有所不同,一旦發生故障,維修難度較大。
“機械方面的知識相對比較具象,但電力、電子知識則要抽象很多,故障需通過各種設備檢測才能間接體現出來,學習門檻大幅提升。”阿維塔用戶服務總監曹格非說,傳統汽修店技師多為機修師傅,對電氣化原理的學習能力不足。
冉清兵是途虎養車的一名新能源汽車維修師,曾從事近20年的燃油車維修工作。前兩年,他意識到行業即將發生改變,隨即下定決心轉型,通過參加培訓班、上網課、自學等,終於掌握相關技能。但大部分汽修行業從業人員要跨過上述難關並不容易。
——職業院校培養力度不足,無法滿足市場需求。當前,新能源汽車維修、保養人才需求持續攀升。從總體看,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規模仍不足。
重慶工貿技師學院汽車工程系主任楊浩說,目前該校開設有新能源汽車維修專業,每年畢業生達400多人,當前已無法擴大培養規模。“近幾年,我們每年培養的學生,畢業前幾乎全部與各大整車廠簽約。”楊浩說,這也導致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無法下沉到廣大汽修門店。
新能源技術持續“上新”,也給人才培養帶來挑戰。楊浩坦言,新能源汽車正加速邁向智能化、網聯化,教師感覺不易及時掌握前沿技術,學生學習則更有難度。
——整車廠核心技術未對外開放,傳統汽修店不會修、不敢修。重慶利升行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高磊告訴記者,由於各新能源汽車品牌電池、電機、電控“三電”系統核心技術並未對外開放,一般傳統汽修店難以獲得廠家的維修授權。如果問題涉及“三電”系統故障,傳統汽修店往往不會修,也不敢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