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5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2015年至2022年,我國農業綠色發展指數從75.19提升至77.90,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穩步提升。
農業綠色發展事關國家食物安全、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在更廣泛的領域實現系統性、全面性綠色轉型。
日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和中國農業綠色發展研究會聯合發布的《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報告2023》顯示,2015年至2022年,我國農業綠色發展指數從75.19提升至77.90,
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穩步提升,多維度持續推進農業全面綠色轉型,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成效顯著,科技創新有效支撐農業綠色發展。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陳邦勛表示,近年來,我國耕地質量等級更高了,農業用水更省了,化肥農藥和農業廢棄物的利用率更足了,優質農產品更多了,資源損耗更少了,農業綠色發展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
《報告》從生產、生活、生態、科技等多角度系統反映2022年至2023年我國農業綠色發展的總體水平、重大行動和主要成就。具體來看,在農業資源方面,我國耕地數量持續淨增長,2022年全國共有耕地19.14億畝,淨增長約130萬畝,累計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8300萬畝次,“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完成1億畝黑土地保護利用任務,土壤有機質含量將平均提高10%以上。比如,河北省黃驊市是鹽漬化土壤集聚的典型地區,全域耕地以中輕度鹽碱地為主。近年來,當地積極探索鹽碱地農業綠色發展模式,通過科技創新改造鹽碱地,耕地面積從1980年的77萬畝增加到目前的141萬畝,讓昔日“十年九不收”的鹽碱地漸成沃野良田。
在農業環境方面,2022年,全國農用化肥施用量5079.2萬噸,連續7年保持下降趨勢。全國秸秆綜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全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8%。比如,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通過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模式,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3%以上,實現了旱作區節水、節肥、省時、省工“兩節兩省”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