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散裂中子源見證大灣區科技力量
http://www.CRNTT.tw   2024-09-29 13:56:57
圖: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總指揮王生在介紹中國散裂中子源情況。(圖源:大公報)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科技事業取得長足發展,成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大國。十八大以來,我國系統部署、強力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是其中的重要內容。聚焦“四個面向”,加強科技創新全鏈條部署、全領域布局,全面增強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

  這其中,一大批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近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加速匯集,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速前進。大公報今起推出“灣區力量”系列專題,帶領讀者深入探尋微觀世界、深海世界和超級“大腦”的黑科技,揭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如何成為支撐起大灣區基礎研究的“頂梁柱”,推動粵港澳三地科學家深化科研合作,打造全球科創高地。

  科技日新月異,中國的“超級工程”愈來愈多,它們的性能安全,是怎樣檢測的呢?

  在距離香港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廣東省東莞市,有一台大科學裝置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這就是中國第一座脈衝式散裂中子源裝置、粵港澳大灣區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它被稱為探秘微觀世界的“國之重器”,鋰離子電池、高強合金、芯片元器件等當今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技術、設備,在研發中都可以用到散裂中子源,相關實驗精度超趕英美日,成為灣區科研主引擎。\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

  入夜,中國散裂中子源持續運轉,實驗室內燈火通明。在中國散裂中子源的譜儀大廳里,圍繞著靶站,五顔六色的混凝土模塊下隱藏著中子束線和各具功能特色的譜儀,每一個色塊構成的空間都是一個實驗站。中國散裂中子源用戶中,有約10%來自海外。行走在實驗室間,會經常碰到來自歐洲、中東等國際研究團隊的臉孔,深夜里還會瞥見香港科學家的忙碌身影。

  作為中國散裂中子源的科研人員,殷雯常常與實驗團隊一起在實驗室內工作到深夜,協助監測數據。“由於實驗需要,我們需要頻繁更換樣品環境,比如將樣品所處的環境從低溫調到高溫,儀器全天候開動,因此需要有人輪流監測數據。”殷雯說。

  開放時長和效率處國際領先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