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一款人形機器人在搬運物品。(圖源:科技日報) |
中評社北京9月13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一只機械手,靈活地對照觀眾的手勢做出抓、握、伸手指等動作;一個與普通成年人等高的人形機器人,一步步上斜坡、爬樓梯、過障礙;在汽車生產線上,人形機器人嘗試完成柔性裝配、產品檢測等複雜場景的工作……在日前舉行的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上,169家企業的600餘件創新產品亮相,多款人形機器人大放異彩。
10年前,人形機器人只會簡單的肢體控制;如今,一些人形機器人已擁有聰慧的“大腦”、敏捷的“小腦”和靈活的“肢體”。隨著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上下游產業鏈加快形成,人形機器人商業化應用有望跑出“加速度”。
機器越來越像“人”
去年底,優必選上市,成為我國“人形機器人第一股”;今年,特斯拉二代人形機器人“擎天柱”(Optimus)亮相……人形機器人話題熱度持續攀升。
技術的進步,讓機器越來越像“人”。
世界機器人合作組織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喬紅說,目前,人形機器人專屬部組件與材料逐漸走俏,高爆發電機、精密減速器、高精度傳感器、長續航電池等核心零部件,將構築起更加穩定、高性能的人形機器人硬件系統。同時,基於神經網絡、圖語法、進化算法等人工智能技術,人形機器人將能根據場景和任務需求,自動構建腿足、手臂、軀幹等模塊,實現形態和控制的協同優化。人形機器人多模態大模型將能通過融合語音、圖像文本、傳感信號、3D點雲等多模態信息,為人形機器人的認知和決策規劃提供更強的多模態理解、生成和關聯能力,提升其在複雜場景任務中的泛化能力。
“過去,機器人沒有自主運動控制能力,只能在固定環境完成單一任務。”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總經理熊友軍說,如今,大模型的加持讓人形機器人的“大腦”能以多模態方式實現人機交互。
藍馳創投合夥人曹巍說,近年來大模型的應用對機器人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傳統算法在複雜任務執行上的成功率普遍較低,而大模型的引入顯著提升了機器人的執行能力,為未來商業化落地帶來很大可能。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也認為,過去10年,深度強化學習和大語言模型對人形機器人發展影響深遠。未來幾年,這兩項技術有望取得更大進展,進一步與人形機器人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