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納人才營造創新生態
內地未來產業在現階段面臨兩個因素。基礎研究不足:未來產業高度依賴基礎研究,然而部分企業對基礎研究投入的貢獻度僅占1%,尤以中小微企為然。缺乏耐心資本:未來產業前沿技術高度依賴長期投資,在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階段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回報周期長且存在不確定性,而金融資本一般傾向回報期短的產業領域。
基於上述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1)營造創新生態:搭建廣納人才、留住人才在香港發展的環境,厘定更高水準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2)設立評估監督:受監管的估值可以把資金和轉化項目更精準地匹配起來,從而提升成功率,及避免估值的泡沫化,這樣便能建立投資者對新產業的信心,有利吸引長期投資者。
(3)政府可為“產學研1+計畫”建立一個由廣泛界別代表性組成的督導委員會,以負責制定計畫的定位和評審標準、監察獲撥款項目的推行情況,以及評估計畫的整體成效。
(4)產出面的績效指標可包括“中間性產出指標”(側重於知識創造與轉移),因為未來產業的短期效益很難量化。
國家經濟插上數字化科技的“翅膀”,各地新產業方興未艾。香港也在建立有利新質生產力的機制,以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等新興產業為主軸,致力將科研成果運用到產業鏈上。此外,香港還參與大灣區營造未來產業網絡。然而,香港的準備工作仍未足夠,有待各方面群策群力,不斷充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