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新擁抱未來】
在業內人士看來,推動國產新片在題材和表達上進一步“擴容”,需要青年電影人將守正創新貫穿到電影製作的整個過程。
《只此青綠》《聊齋:蘭若寺》《敦煌英雄》……本屆論壇上發布的近百部即將面世的“新力量”影片中,不少是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滋養,並加以活化利用的誠意之作。
“創新和傳統不是反義詞。”結合自己的創作經歷,導演劉江江介紹:“我在拍攝《人生大事》時,採用了公路片的結構,同時植入孫悟空、哪吒等傳統文學作品中的形象;拍攝《出入平安》時,人物造型上借鑒了‘生旦淨末醜’等中國戲曲元素。”
“構思創作時,年輕電影從業者應思考如何將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情感與現實社會相結合。希望更多青年電影人大膽創新,對現實進行深入理解和思考,使我們的創作煥發活力,跟當下青年觀眾產生更多共鳴。”資深編劇冉平建議。
電影的視聽語言也需要推陳出新。
剛剛過去的暑期檔,《異人之下》《從21世紀安全撤離》《負負得正》等影片憑借獨特敘事邏輯和影像風格吸引了觀眾目光。青年電影人不拘一格的創造力,“叩動”著中國電影通往未來的大門。
以《異人之下》為例,影片採用AI真人摹片動畫技術,呈現出“真人動畫”的獨特視覺效果。“在創作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人物的形象扭曲、畫面抖動等。”該片聯合導演夏鵬坦言,“整個創作過程也是在探索如何應用這種新技術的過程。”
“作為視覺表現的強大工具,電影特效已經成為電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且在創新過程中展現了無限可能性。”擔任《熱辣滾燙》《流浪地球》等影片視覺動畫總監的丁燕來說,“目前,電影特效語言呈現出一些創新的方向,例如,真實感與沉浸感的提升、虛擬與現實的結合等。隨著技術進步和觀眾需求的變化,相信未來電影特效會給電影發展帶來更多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