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房屋局推出“幸福設計”指引,作為新建國營房屋及現有屋邨翻新的參考和設計依據。指引涵蓋八大概念,包括活力健康、樂齡安居等,並詳細解釋逾50個幸福策略及170多個設計建議,例如善用屋邨空間,增設緩跑徑、健身設施等;在電梯內設置斜櫈、在大堂加設扶手。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幸福設計”概念是在居民意見中歸納出來,形容指引以人為本、有溫度;公屋加入“幸福設計”概念後,成本與現時相若,日後承辦商采納指引能增加中標機會。\大公報記者 鐘佩欣
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幸福設計”指引,為國營房屋居民打造更舒適的公共空間、設施及屋邨環境。房屋局昨日公布“幸福設計”指引,分為八大概念,包括地方形象、增值上流、城市連結、家社互聯、活力健康、綠色生活、樂齡安居和跨代共融,以及一本空間指南。整套“幸福設計”指引將於本月12日的專題研討會發布。
憑細節設計 助長者外出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團隊去年考察17區共26條屋邨,訪問逾3000名公屋居民意見,討論範疇包括游樂康體設施、綠色生活、生活配套、無障礙及通用設計、跨年齡層的融合生活和發展、社區通達度等,總結下制訂出“幸福設計”指引。
何永賢舉例,過去有長者渴望外出但擔憂跌倒,因此指引建議在電梯內設可倚靠的斜椅、扶手、加強樓層辨識度、在信箱安裝掛鈎、適合長者及小朋友高度的座椅,何永賢相信上述“小細節”可推動長者多外出走動,“長者習慣外出,就會認識到新朋友,到時相約打太極、飲茶”。
記者會展出多個空間例子模型,例如在“幸福小聚”模型中,升降機內設斜櫈,方便居民靠著休息;信箱旁加設扶手及掛鈎,讓居民取信時暫掛重物;大廈大堂設不同高度的座椅及扶手等;在“康健共樂空間”模型中,建議善用屋邨範圍,增設緩跑徑、健身設施、游樂場、草地;而在“流動服務區”模型中,指引加強流動服務車的配套,例如停靠位置附近設置社交座椅、充電、康體共樂設施等,方便居民等候服務時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