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整治工作,既要挖“病灶”更要治“病根”。山東能源集團紀委注重從違紀違法案件中總結分析、發現規律,深挖“靠企吃企”問題背後的制度短板、管理漏洞,運用“發出建議、跟蹤督辦、質效評估、常態監督”的閉環模式,解決項目管理、制度建設、流程管控等方面存在的共性問題,推動辦案實踐成果向制度成果轉化。
“能源企業生產過程中會產生較多的廢舊物料,比如煤礦的鋼鐵邊角廢料、破損膠管,還有報廢的設備,這些賣出去金額都不小。一個煤礦或化工企業,每年出售廢舊物料的錢款,少的幾十萬元,多的上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一些單位對這筆資金動了‘歪腦筋’,將廢舊物料處置款不入賬形成賬外資金,我們對此也開展了專項整治。”山東能源集團紀委副書記朱鵬東介紹。
經過深入分析研判,聚焦私設小金庫“錢從哪來”這個關鍵,山東能源集團圍繞15項治理重點,共查找問題1379條,制定整改措施1562項,出台廢舊物資處置管理辦法,與“清倉利庫、降本增效”工作結合起來,加強設備、材料、副產品等物資的管控,確保從投入使用到淘汰處置全過程可控、可追溯。
針對“影子公司”“期權變現”等新型腐敗和隱性腐敗,山東能源集團用好科技手段,利用“大數據”賦能,推動信息資源互聯互通,及時發現異常狀態。在“靠企吃企”問題易發多發的物資採購領域加快“大數據雲監督”建設,創建“清廉物資”碼上監督平台,推進精準化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