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三沙市海洋保護區管理局正式接管北島海龜保護站,成立三沙市北島海龜保護中心,廈門大學、中山大學、海南師範大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的科研團隊陸續在北島成立實驗室或研究基地,以海龜保護為目的,開展綠海龜種群現狀調查、海龜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等相關課題研究。
“在三沙市的支持和幫助下,我們調研了西沙群島11個島礁,全面普查西沙群島海龜的生存和上岸情況,獲取了大量珍貴的數據和樣本。”張婷說。
“當年老漁民為了餵食體質較差的小海龜,每日精心製作食物,他把魚刺魚骨挑出,剁成魚肉泥,生怕小海龜被卡到。每
天還肩挑海水給被救助海龜的水池清洗和換水,給受傷海龜上藥。”張婷回憶說。
數年來,三沙堅持以生態優先,加強對海龜棲息地、海洋生態以及島礁環境整治修復,對海龜上岸產卵實施24小時監測保護,還逐步建立起海龜保護的科學體系,先後制定出台《三沙市西沙群島海龜保護規定》和《三沙市海龜保護行動計畫》。
根據三沙市海洋保護區管理局的統計,經過多年的保護和生態修復,西沙群島2017至2023年共發現綠海龜產卵1734窩,主要分佈于北島、南島、南沙洲、中沙洲、晉卿島、甘泉島等島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