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改革再突破
http://www.CRNTT.tw   2024-08-06 10:52:06
 
  在某種程度上,“卡脖子”“卡腦子”問題和原創性、顛覆性創新不足問題,與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體化水平不高、協同度不強,對標國家戰略不夠,服務中心工作貢獻度不足等相關。

  相對於教育、科技工作,人才工作聚焦基礎資源、戰略資源、第一資源,顯現出更強的擴展性,是一項綜合體現經濟屬性、發展屬性、政治屬性、社會屬性的“縱貫線”工作,其工作重心圍繞國家總體戰略而動態變化調整。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著力謀劃更高層面創新突破,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的體系貫通、職能整合和流程再造,為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全方位培養用好人才,實現了制度設計閉環。

  抓住關鍵重點 強化協同聯動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人才發展“體制”,主要指人才工作領導體系、職能分工和權責結構等;人才發展“機制”,主要指將人才發展各環節聯繫起來統籌推進、接續運轉、協調運作的相關流程和體系等。

  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不僅要處理相關流程性問題,更要處理結構性問題,進而觸及人才制度的深層次內容。

  近年來,我國在轉變政府人才管理職能、改革人才評價機制、強化人才創新創業激勵、健全海外人才引進機制、完善人才流動配置機制等重要領域和環節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績。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科技人才創新活力尚未得到充分激發,人才發展存在區域不平衡不充分情況,阻礙人才培養開發和創新創造的體制機制問題仍然存在,與創新驅動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需求相比,我國人才制度還存在一系列需要改革破題和優化完善之處。

  特別是,針對承擔創新驅動任務的高校院所和國有企業專家人才群體,如何建立“不能像管行政幹部那樣管科研人才”的配套制度,進一步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傳統思維,進一步對用人單位和科學家放權、賦權,優化人才評價機制,支持青年創新人才成長發展,形成有利於人才潛心研究的發展環境,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人才使用機制等,都是新時代人才工作創新突破的重要內容。

  為此,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在貫徹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基礎上,圍繞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進一步增強國家人才發展競爭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聚焦人才引領驅動的基礎性、杠杆性制度和教育科技人才改革一體協同等問題,為走好人才引領支撐的中國式現代化之路做好改革準備。

  ——強化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核心布局。《決定》提出完善人才自主培養機制,加快建設國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強調促進人才區域合理布局,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員待遇等。特別是,進一步突出了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建設,提出深化東中西部人才協作及健全保障科研人員專心科研製度。這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解決東中西部地區人才發展不平衡問題,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職業發展提供了改革支撐。

  ——突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重點。《決定》重申“授權、鬆綁”的基本改革路線,完善人才評價、交流、引進制度等。其中,人才評價突出了“實效”,為人才流動明確了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人才交流通道,並提出探索建立高技術人才移民制度等,為人才評價進一步“破四唯”“立新標”指明方向,為解決高校院所與產業企業隔離問題打通“旋轉門”、實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供了增量制度供給。

  ——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改革協同聯動。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為協同,《決定》提出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分類推進高校改革,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完善學生實習實踐制度,鼓勵國外高水平理工類大學來華合作辦學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