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智慧“蕪湖大米”這樣種成
http://www.CRNTT.tw   2024-07-26 13:07:23
 
  在種植方面,有序拋秧機等智能農機,可以實現機械化有序耕種,確保秧苗密度統一。畝均秧苗穩定在1.6—2.2萬穴,秧苗成活率約100%。
到了收割環節,運用AI收割機動態收集糧食產量、作業位置、含水率、含雜率等數據,通過傳感器上傳至中聯智慧農業雲平台,後台實時分析數據,在此基礎上調整農機行駛速度、作業高度、風機功率等,能有效降低稻穀折損率。

  楊貴傑說,中聯智慧農業研發了環境、作物類、風險管理三大算法體系和病蟲害、土壤肥力、農業氣象等水稻全生命周期生長模型,開發了農藝、農機、農信融合的“農業大腦”,創建了工廠育秧物聯網、全生育期管理物聯網、農事作業車聯網、水稻烘幹智能監控網、品牌銷售電商網“五網合一”的智慧農業經營服務模式,用數字化全面賦能水稻種植。

  據瞭解,從2016年開始,中聯重科在峨橋鎮開啟智慧大田種植的先河,通過技術創新和實踐探索,不斷積累經驗。2019年,中聯峨橋基地完成2043畝水稻的數字化改造,2020年實現水稻的數字化、標準化種植,此後逐步推廣,擴大種植面積。可以說,智慧農業技術一步步從實驗室走進了田間地頭。

  田間科技多

  在田間,可以看到水位儀、土壤墒情儀、鷹眼等許多物聯網設備。其中,一個長寬約1米、高約2.3米的設備,格外引人注意。

  “這是智能化蟲情測報燈,它實時測算病蟲害的數量、種類,數據實時上傳,後台分析災害發生程度和危害程度,然後通過手機APP指導病蟲害防控。”楊貴傑說,在它的助力下,農藥用量能下降38%。

  作物要豐產,就要加強田間管理。在這方面,中聯智慧農業構建了“天空地人機”五位一體的方式采集相關數據,即衛星遙感、無人機、地面傳感器、地面服務團隊、智能農機五個維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