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武術並非奧運項目,但作為體育運動,它帶給年輕人的改變是相通的。”在丹娜看來,時代的發展讓新一代年輕人能享受到更豐富、更“唾手可得”的物質條件,容易讓一些年輕人喪失動力,所以,“組委會希望通過珂喆璽身上的體育精神鼓勵更多年輕人樹立目標並為之努力”。
體育對珂喆璽的改變是全方位的。一開始,她練習射擊、舞蹈和武術,確認自己的興趣所在後,便專注於武術訓練。“武術很有中國文化特色,訓練方式也能更好地幫我成長。”珂喆璽曾跟隨一位在中國少林寺學了8年武術的法國老師學習,“他的教學方式非常嚴格,有時一個動作得反復完成100遍、200遍。”她記得,一次冬天室外訓練,天氣很冷,她壓腿已經壓哭了,可訓練還是得繼續,“我那天的任務就是要把腿給壓下去”,回想起來,不乏辛苦,但進步和潛力同樣明顯,“一瞬間覺得,所有努力都非常值得”。
在武術中培養的毅力和執著被珂喆璽帶入了生活。“一旦確定目標,她會想各種辦法去完成。”丹娜記得,珂喆璽喜歡天文物理,想要利用假期找一個相關的實習機會,“她自己查資料、投簡歷,最後爭取到了在歐洲航天局的兩周實習,通過對行業情況的瞭解,進一步確定了以後的主攻方向”。
按珂喆璽的計畫,明年升入大學時,她會選擇天文物理相關專業,同時希望能作為交換生,到中國學習兩年,同時認真精進武術,“去瞭解中國武術的精華”。平日裡,她會在社交媒體上關注很多武術選手,“我最喜歡世界冠軍賴曉曉,她從小就開始練武術,一直到30歲還在突破自己,所以武術不是練幾天、會幾個招式就可以了,而是要不斷強化自己、一直堅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