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村頭的海草房,陽光灑在斑駁的花崗岩上,訴說著歲月變遷。
這本是上世紀30年代村裡興建的一所小學。2014年,當地對房屋進行翻新修繕,在保留老教室的基礎上,活化利用,建立村史館,展陳反映村莊變遷的文物300多件。
在這裡,記者遇到了村民王本勝。75歲的王本勝是土生土長的東楮島村人,村史館建成後,他負責場館的日常維護工作。
“俺家就住在海草房,走,去瞧瞧。”跟著王本勝,記者走進村落深處。
推開大門,一座安靜的民居院落映入眼簾,“我居住的這間海草房建於上世紀70年代,我和老伴一直住在這裡。”相伴半個世紀,王本勝心中對這間海草房充滿感情。
2015年,東楮島村啟動海草房修繕工程,邀請專業團隊對年久失修的海草房進行修繕,並由文物部門現場驗收。修繕過程中,專業苫制海草房的手藝人來到王本勝家,對屋頂的海草進行重新覆蓋加固。“我們堅持‘修舊如舊’的原則,取材鰻草,添加山貝草,鋪底增厚,確保房屋可以抵擋嚴寒、抗拒海風。”修繕項目負責人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