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民族文創店裡琳琅滿目的特色工藝品。(圖源:人民網) |
中評社北京7月14日電/據人民網報導,近年來,夜間經濟成為打造城市品牌、推動消費升級的新引擎。其繁華豐富程度,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時尚和活力指數,點亮“夜經濟”,已經成為城市消費提檔升級的發力點。
盛夏的夜晚,記者走進內蒙古多地的“夜市”,除了滿滿的煙火氣,琳琅滿目的民族手工藝品讓人眼前一亮,這些匠心獨具的藝術品,深深吸引了遊客的目光。
青磚灰瓦,古韵悠長。記者來到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古色古香的氣息撲面而來,除了品嘗民族傳統奶製品外,這裡的民族手工藝品也精彩絕倫。雕花的馬鞍、羊皮上的烙畫、精致的馬頭琴擺件……這些琳琅滿目的手工藝品,讓人
忍不住好奇地去瞭解它們的製作過程,尋找藝術品背後的故事。
在毛氈烙畫老手藝人趙六的店鋪,一位烙畫師傅在他的指導下,正在用烙筆繪圖。鐵器為筆,毛氈為紙,不大功夫,一幅栩栩如生的畫便展現在人們面前。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毛氈烙畫起於西漢末,興於明清間,不施顔料,僅憑烙鐵筆的溫度和使用筆的力度來“塗抹顔色”,意在筆先,提筆勾擦點,落筆畫即成。
2000年初,趙六一家人將店面開到了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現如今,從羊毛氈的供給、羊毛氈紙的製作、手工繪制烙畫,到最後的銷售,趙六一家已經將羊毛氈烙畫做成了自己的“產業鏈”。“通過網絡傳播,我們也有了穩定的客源,這門老手藝能傳承下去了,起碼不會斷在我的手上。”趙六笑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