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空間開發要注重功能多樣。公共文化空間靠什麼吸引公眾?必須回應各類群體的需求,讓不同的個體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對學生群體、城市白領、老年群體等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知識背景的人群來說,需求必然是不一樣的。如果不能進行功能分區,簡單將各項功能雜糅在一起,公共文化空間很可能變成一個“四不像”或者“大雜燴”,在哪個群體面前都不討喜。和平書院嘗試對不同功能進行區分,比如,綜合館以藝術人文為館藏特色,少兒館以自然科學為館藏主題,開館後確實受到不同年齡群體的青睞。與此同時,和平書院通過舉辦藝術展、閱讀分享、新書發布、親子體驗等活動,進一步豐富了服務方式,聚集了人氣。
可持續的運營能力是公共文化空間生存的基礎。堅持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兩條腿走路”,互相促進形成一定的營利能力,公共文化空間才能持續提供優質的服務。公共文化空間的運營可以更加開放,提升空間功能布設的靈活性,廣泛打造與潛在合作夥伴進行創意共贏的“接口”,實現資源優勢互補。比如,與公共文化機構、歷史紀念館、郵政部門合作,圍繞文學、藝術、自然、生活、文創等主題,為讀者奉上形式多樣的閱讀分享、文化體驗、藝術鑒賞等。在合理調配工作人員班次的同時,廣泛招募協助服務的志願者,增強公共文化空間的參與感,也是提升服務品質的良好途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