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駁“中國消費動能消失論”
http://www.CRNTT.tw   2024-04-01 10:48:45
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在滬開幕(圖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4月1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景區到處“人從眾”、電影市場火爆、網絡支付高速增長……從開年到春節再到春暖花開,中國消費市場的活力,引發國際關注。隨著中國免簽“朋友圈”有序擴容,國際航班班次增加,外國遊客來華旅遊意願提升,入境游市場加快復甦,就是用腳投下的“信任票”。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雜音噪音,諸如“中國的消費動能正在消失”“中國經濟已經陷入價格下降—消費減少的惡性循環”,等等,或反映部分人的焦慮疑惑,或出於某些人別有用心的蠱惑。有14億多人口,有世界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地位——面對如此堅實的市場基本面,“中國消費動能消失論”顯然是一種誤讀乃至妄斷。

  其一,不能把經濟短期波動蓄意放大為長期趨勢走向。

  近一兩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常被拿來唱衰中國經濟。特別是今年1月份中國CPI同比出現下跌,一些外媒由此判斷“價格下降—消費減少”的惡性循環已經出現。

  客觀分析這一數據變化原因,一是,去年1月份正值春節,消費帶動明顯,使得今年1月份數據的同比基數相對較高。而今年春節期間釋放的消費需求顯示在2月份,CPI同比增長0.7%,由降轉漲,回升較多。二是,與同比數據相比,環比數據更能直觀反映一段時期內的趨勢。去年12月至今年2月,CPI環比連續3個月上漲,漲幅分別為0.1%、0.3%、1.0%,顯示社會有效需求正保持復甦向好勢頭。

  數據衹有放到趨勢中才更具有解讀的意義。2023年,是疫情“疤痕效應”逐漸消散的一年。從全年看,中國CPI數據整體處於正值區間,呈現溫和上漲;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7.2%,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2.5%,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4.3個百分點。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消費的主引擎作用都進一步增強。

  更重要的是,拉動中國經濟巨輪的消費新動能正在加速顯現。國貨、國潮、國韵產品備受歡迎,也帶動了國風攝影、古城游覽等諸多文旅消費;數字化重新定義日常生活,數字文旅、直播經濟、在線健身等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移動智能終端、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場景新範式異軍突起,展現出快速成長的潛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