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讓就業服務更“智慧”
http://www.CRNTT.tw   2024-03-29 10:19:12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電/網評:讓就業服務更“智慧”

  來源:人民網 作者:邱超奕

  要用足用好數字技術,推動智慧就業走深走實,為廣大求職者和招聘單位提供更快更准、更高質量的就業公共服務

  在上海,高校畢業生擇業對接會首次設置智慧就業專區,能“刷臉”投簡歷的“1號求職機”吸引不少人嘗試;在浙江杭州,一場大學生專場招聘會上線AI面試官,能模擬專家培訓面試技巧;在山東濟南,一場“春風行動”直播帶崗,線上互動達20萬人次……近期,數字技術、智慧服務加速融入各地的春季招聘,為求職者帶來新體驗。

  智慧就業服務,為更好解決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提供了新路徑。2024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79萬人,當前農民工總量近3億人,登記在册經營主體數量達到1.84億戶,就業與用工對接需求與日俱增。但是,一邊是求職者對未來工作不夠瞭解、選擇困難,一邊是企業對人才情況掌握不清,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就業匹配度和成功率,就業信息不對稱問題亟待解決。以數字技術為支撐的智慧就業服務,能有效降低求職招聘的搜尋成本和溝通難度,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提升就業服務質效。

  隨著數字技術不斷升級,智慧就業在就業公共服務中發揮出更大作用。比如,對求職者而言,線上招聘不僅增加了就業渠道,還有效延展了招聘活動的內容和範圍。與線下招聘相比,其傳播範圍更廣、程序更簡便。這大大便利了異地求職,同時有利於集成更多招聘企業和人力資源機構的信息,提供更豐富的就業機會。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優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著眼未來,要用足用好數字技術,推動智慧就業走深走實,為廣大求職者和招聘單位提供更快更准、更高質量的就業公共服務。

  通堵點,強化人崗匹配。當前,部分院校學科專業結構與產業發展需求不匹配,是形成就業結構性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加強校企合作,搭建教育和產業數據互通的智慧平台,有利於院校及時掌握不同專業的就業情況,動態調整招生計畫和學科設置,形成更精準的“就業—招生—培養”聯動反饋機制。

  補短板,提升就業質量。我國製造業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對許多一線崗位提出更高的數字技能要求,並催生了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等新職業。填補新型技能人才缺口,企業自主培養能力有限,智慧就業服務則大有可為。比如,將就業與培訓緊密結合,運用短視頻等平台開發、推廣技能培訓課程,幫助落實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這有助於加快提高勞動者素質,實現更高質量就業。

  聚合力,完善政策鏈條。穩就業是一項涉及多部門、多主體、多環節的系統工程。無論是加強減稅降費、資金獎補、融資便利等相關政策配合,還是打造就業監測、用工對接、兜底幫扶等就業服務閉環,都有必要加快構建一體化、數字化信息管理平台,通過業務聯動、數據共享、科學管理等匯聚穩就業合力,讓智慧服務更好支撐就業創業全過程。

  全面實施數字人社建設行動、更多事項“智能聯辦”、建設全國統一的就業公共服務平台……今年全國兩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主要負責人介紹了下一步工作,“數字賦能打造智慧服務”是重點之一。隨著智慧就業服務加速普及,“政策找人”會更給力,“人崗匹配”將更精準,從而讓高質量充分就業惠及更多群眾。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