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根據黑貓投訴數據統計,2023年2月28日至2024年2月29日,黑貓投訴平台共計收到關於教育培訓的投訴188115單。其中11%的投訴涉及商家突然失聯、跑路或倒閉問題,不少用戶反饋的主要問題還包括課程質量差及課程虛假宣傳。
預付式消費監管面臨三重難題
2022年12月底,教育部等十三部門印發了《關於規範面向中小學生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意見》,明確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等形式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或60課時的費用,且不得超過5000元。但不少機構仍未按要求落實。
記者調查發現,儘管對校外培訓機構預付費的資金監管已有多項措施出台,但預付式消費監管仍面臨多重難題。
一是簽訂合同暗藏玄機。“一些家長在付費以後,除了索要發票,並沒有提出簽訂合同的要求。”一家教育機構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不簽訂合同,就使得部分家長在機構關閉後難以維權。即使簽訂了合同,但一些合同內容模糊,對於關鍵性課時費用、售後服務等沒有明確說明,導致維權難。
二是商場租賃模式客觀增加消費者維權難度。3月19日,記者致電Isee灰姑娘(蕭山萬象匯校區)座機無法接通。蕭山萬象匯商場客服人員告訴記者,該店半年前就已搬離,因為屬於“逃戶”,因此商場也無法與該商家取得聯繫,只能登記消費者信息。
|